編者按:利率市場化話題,從2011年開始,一直“紅”到兩會。高層的密集提及、專家的激烈爭論、媒體的廣泛關注,都讓利率市場化的概念不斷升溫。在目前的狀況下,推出利率市場化,是否是合適的時機?短期對商業銀行影響是否較大?推行方式是否需要先行試點?一系列的問號都還沒有統一的答案。我們相信,利率市場化是一個漸進的過程,隨著時間的推移,謎底將會逐步揭曉。
從1月初在央行的工作會議中被列為今年主要工作之一開始,關于利率市場化的消息就未曾間斷。從分析、猜測,到前段時間出現的“中短期存款利率市場化試點確立”消息的傳出,再到監管層的辟謠,雖然利率市場化的具體時間表還未確定,但是圍繞這一概念展開的觀點交鋒卻在逐漸升溫。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被列入其中,這讓大家對于利率市場化實現的期望值又一次增高。兩會的專家代表和委員對此發表了自己的意見和觀點,而會場外的專家也有話說。
中國外匯投資研究院院長譚雅玲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指出,利率市場化還需要一個過程,除了時機以外,還有很多地域差異、產業配置因素需要考慮,因此不會一蹴而就。
時機成熟還是尚待時日?
“大勢所趨”似乎已經在眾多專家中達成共識,然而在時間概念上,各方似乎“各表一枝”。
銀監會主席助理閻慶民近期表示,利率市場化現在時機成熟。在商業銀行盈利壓力不大的情況下,應該盡早推行利率市場化改革。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長夏斌認為,利率市場化是逐步的過程,不可能在某一天突然宣布這個概念。現在的貸款利率上限已經放開,唯獨存款利率還沒有完全放開,但是一些資金不經銀行,通過理財、信托、證券、基金,然后通過私募等其它形式進入實體經濟,這些資金實際上都已經是價格市場化。其它非銀行理財產品沖入市場化之后,慢慢擠壓我們的存款利率,才會逐步推行市場化。
譚雅玲對本報記者表示,利率市場化現在面臨的不僅僅是時機問題,“地域之間的差異就是其中之一,東中西部的發展水平之間存在差異,一旦利率市場化實現,那么對不同地區形成的沖擊力自然不同,這些問題不解決,利率市場化的推行就會遇到很大的阻力。”
利率市場化是指金融機構在貨幣市場經營融資的利率水平。它是由市場供求來決定,包括利率決定、利率傳導、利率結構和利率管理的市場化。實際上,它就是將利率的決策權交給金融機構,由金融機構自己根據資金狀況和對金融市場動向的判斷來自主調節,最終形成以中央銀行基準利率為基礎,以貨幣市場利率為中介,由市場供求決定金融結構存貸款利率的市場利率體系和利率形成機制。
上世紀80年代以來,國際金融市場上利率市場化已成趨勢,美國于1986年3月成功地實現了利率市場化,日本于1994年10月最終成功地實現了利率市場化。
我國已于1996年放開了同業拆借利率,向市場利率邁出了堅實的第一步。1998年,人民銀行改革了貼現利率生成機制,貼現利率和轉貼現利率在再貼現利率的基礎上加點生成,在不超過同期貸款利率(含浮動)的前提下由商業銀行自定。2004年1月1日,人民銀行在此前已二次擴大金融機構貸款利率浮動區間的基礎上,再次擴大貸款利率浮動區間,同時,進行大額長期存款利率市場化嘗試,接著又放開了國債的市場利率,逐步建立起一個良好的貨幣市場與國債市場的利率形成機制,也為政府進行利率調整確定了一個基準利率,這些都為利率市場化打下了基礎。
商業銀行短期迎來陣痛?
雖然“利率市場化是中國銀行業發展的必經之路”這一觀點已經成為各方共識,然而從較短一段時間來看,利率市場化的過程是否將會使商業銀行難逃陣痛,專家們現在還很難達成一致。
興業銀行經濟學家魯政委指出,利率市場化將使銀行獲得自主的定價權,可以實施主動的負債管理優化負債結構,降低經營成本,有利于銀行根據客戶需求開展金融創新,根據自身風險偏好與收益預期進行產品調整,特別是發展中間業務,進一步提高銀行管理水平和風險意識。
有學者表示,在利率市場化的過程中必須要考慮商業銀行的風險,這是因為銀行風險具有很強的外部性和感染性。過度的銀行風險可能會引發銀行危機,嚴重的會導致金融危機,甚至會進一步引發經濟危機。其中,盈利風險對商業銀行的影響更為直接。
分析人士在談到利率市場化的影響時指出,首先,將使商業銀行競爭加劇、利潤下降。該人士指出,目前我國選擇了在維持銀行基本存貸利差條件下控制存款利率上限和貸款利率下限的方式,這種限制金融資源配置的做法在很大程度上是為了保證商業銀行主要是國有銀行輕易獲取高利潤。但被管制的利率一旦放開,金融機構存貸款的競爭加劇,利差縮小導致銀行利潤下降。而且目前我國銀行業的業務單一,存貸利差收入是主要利潤來源,這無疑構成對商業銀行的致命打擊。
我國商業銀行的收入主要來源于息差收入。據統計,息差收入約占營業收入的90%左右,中間業務收入僅占10%,而在發達國家表外業務收入普遍占營業收入的30%以上,有的甚至接近50%。當利差發生改變時,商業銀行的收入會發生較大的變動。有人擔心,利率市場化后商業銀行能夠自行決定存貸款利率,為了爭奪存款和優質貸款客戶,商業銀行具有提高存款利率和降低貸款利率的沖動,利差就會減小。
同時,上述人士認為,利率市場化下傳統的業務結構和客戶結構不能適應市場化的發展。長期以來,我國商業銀行的業務結構、客戶結構、信貸投向“同質化”的狀況嚴重,利率管制放開后,單一存貸利差收入不能滿足銀行生存的需要,迫切要求商業銀行調整經營戰略及業務結構,其面臨的風險和壓力都將增加。
但是,就影響而言,中小銀行所受沖擊似乎比大型銀行來的更猛烈一些。
業內人士分析,短期內,股份制銀行的息差彈性大的優勢將被減弱。而且受制于存貸比以及差別存款準備金率的限制,股份制銀行對存款的需求將逐漸上升,使得其存款成本的上升幅度進一步減弱,而且貸款擴張的幅度也將受到限制。相比而言,國有銀行的網點多、儲蓄存款占比高、以及存貸比低等優勢,在目前環境下具有相對優勢。
北京銀行董事長閆冰竹表示,利率市場化,對中小銀行傳統業務升級能力、中間業務的拓展能力、資金價格管理能力、利率風險管理能力、綜合競爭的駕馭能力等各個方面,都將帶來很大考驗。
但是不同的觀點是,也有評論認為,利率市場化未必會導致金融機構利潤顯著下降,因國內銀行是牌照經營,不至于采用價格戰的競爭手段。
全面鋪開還是先點后面?
利率市場化如何推開,眾多意見似乎難以達成一致。
全國人大代表、央行調查統計司司長盛松成此前曾撰文明確建議:“在貸款利率基本由市場決定的情況下,可允許存款利率向上浮動一定幅度。存款利率上浮可首先在具備了財務硬約束條件的金融機構中試點,逐步將加息預期轉變為市場定價。”
“利率市場化或將在整個市場的范圍進行,不應該某個銀行先市場化而別的銀行不市場化。”全國政協委員、招商銀行行長馬蔚華表示。
此前,市場曾有傳聞稱,央行已對包括招商銀行在內的數家銀行進行中短期存款利率市場化的初步試點,該試點項目已啟動至少兩月。但隨后央行否認了上述消息。3月4日,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銀監會主席助理閻慶民表示,利率市場化是一個水到渠成、瓜熟蒂落的過程,具有一致性,不可能在某一家或幾家銀行之內試點。
據了解,下一階段,人民銀行將繼續推進貨幣市場基準利率體系建設,提高Shibor的基準性;加強對金融機構利率定價能力的評估,引導其不斷完善科學的利率定價機制,進一步增強風險定價能力,夯實利率市場化微觀基礎;根據利率市場化改革的基礎條件,結合宏觀審慎的管理框架,選擇具有硬約束的金融機構,通過逐步放開替代性金融產品的價格等途徑,有規劃、有步驟、堅定不移地推進利率市場化。( 曹 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