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英文《中國日報》12月23日報道:2003年夏季的某一天,香港尖沙咀大街上,一個自稱是某模特公司的女“星探”瞄上了Chris Chan(陳女士),該女“星探”攔下了陳,以是否想成為一名商業模特為誘餌詢問她,當時生活壓力較大的陳女士在對方的種種誘騙下,最終欣然接受了該“星探”的邀請。
當時的陳女士還是單身,房貸還款壓力很大,而且要贍養家里父母,生活壓力比較大,因此有個能賺外快的機會,對她來說確實很誘人。
然而,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就在接受對方的邀請并進入所謂“模特公司”幾個月后,陳女士發現這一切都是騙局,被迫交了30000港元后,才獲得了自由身,當時陳女士心里甚至產生了自殺的念頭。
陳女士是這個經過精妙偽裝的騙局的受害者,這些騙局能夠“成功”也要得益于近年來越來越火爆的電視選秀節目。
在香港,每年有很多懷揣夢想的年輕人,在名譽和財富的誘惑下,墜入了詐騙公司的騙局中。這些公司在誘騙受害者時,允諾通過這些公司,這些人能夠進入娛樂界,成為一名模特或者歌手,而實際的目的卻是從想受騙者身上騙取一大筆錢。
雖然,從官方公布的數據上看,近年來收到的這類控訴的數量在減少,但是陳女士并不同意這一趨勢。陳女士認為,這反映的是一種假象,因為很多受騙者擔心被別人說自己很愚蠢而沒有向有關部門投訴舉報。
香港消費者委員會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的9月,2010年共接到了17個利用“模特”和“廣告”做誘餌進行詐騙的舉報,而2008年和2009年全年分別接到了27和48個這樣的舉報。
大部分的控訴都是針對那些從事試裝模特和 廣告話音演員招募的公司。
香港警方同樣表示,從事此類詐騙公司的數量在20世紀90年代達到了高峰,此后呈現一個逐年下降的趨勢。據香港警方發言人的介紹,經過一系列的嚴打和曝光運動后,形勢得到了遏制,每年受到此類控訴的公司的數量從2000年的30家降到了2009年的4家,下降了將近87%。
然而,陳女士告訴記者,根據她的調查目前全港范圍內大概共有20個團伙正在從事這一詐騙活動。
陳女士說:“他們(詐騙公司)知道如何持續行騙的戰略,以我的經驗來看,這些詐騙‘公司’的運營的時間不會超過三年,或者當他們接受到的投訴足夠多后,就會停止‘業務’。”
最近的一個被公開的假冒的模特代理公司的案件還要追溯到2005年,在該案件中,四個來自尖沙咀的罪犯因為圖謀詐騙被判有期徒刑4年零6個月。
從事這些詐騙的罪犯主要用的都是兩種慣常行騙伎倆。一種是打著招募女模特的幌子,在向她們收取培訓或者專業造型的費用后,允諾受騙者工作的機會; 另一種是行騙者假裝成貿易公司的代表,尋找試衣模特。
這些受騙者在拍照的時候往往被告知要化妝和美容,之后就被慫恿至拍攝現場附近的一家美容院,并被強迫以高價購買整套服務。
最新的騙術是詐騙公司通過錄制音樂樣本,宣稱幫助受騙者開啟演唱事業。然而,在這些潛在的“明顯”被發掘之前,詐騙公司首先一定會要求受騙者支付藝術級的錄音棚和技師的費用。
據來自Grandee 模特管理公司負責星探工作的Noris Tam介紹,這些詐騙者已經損害了從公眾中物色新星之一行業。
Tam向記者抱怨說:“以前,當你走進人們問他們是否有興趣成為一名模特時,人們更容易相信你。”在Tam的公司里有四分之一的客戶,是從公眾中挖掘的。
現已30歲的陳女士告訴記者,自從2003年那位女“星探”在尖沙咀接近她并要請她拍攝廣告的那一天開始,她的人生被永遠的改變了。
一開始雖然會懷疑自己,但是在這位“星探”告訴她某位著名的大腕也是出自他們的Space 2工作室之后,陳女士逐漸相信了他們。
陳女士當時所從事的工作所能賺到薪水幾乎不夠用,她說:“我只是想找個兼職的工作,多賺點錢以備急用,這個女“星探”也告訴我,我自己不用支付任何費用。”現在陳女士已是一名會計。
之后,陳女士就告訴了對方自己的手機號碼然后離開了。隨后,在短短幾天之內,她便接到了一個電話告訴她去一個辦公室商談選角色的事宜。
首先是要填一張關于經濟背景的問卷,然后是與一個“經理”談話。陳女士回憶起當時的情景說:“在那次見面中,他們給我看了一個文件夾,該文件夾展示的是這個公司為主流報紙和雜志拍攝的廣告和其他的項目。它看起來像真的。”
此類詐騙者使用的一個慣用伎倆就是奉承、吹捧受騙者,讓他們覺得他們是該公司最好看和最富有才智的客戶。在陳女士的案子中,被灌輸的口號就是“錢”。
陳女士回憶說:“他們告訴我賺錢將會是多么容易。即使我在我不出名的情況下,一個需要五至六個小時的廣告,我每個小時也能賺200港幣。如果我有一天我出名了,我一個小時可以賺到800港幣。”
經過最初的面試后,陳女士被護送到一個空屋子里,面對一個數碼攝影機做一段自我介紹。
在接下來的幾天里,陳女士的手機不斷地接到該公司工作人員的電話,通知她成為幾個廣告片的潛在的候選人。她最后還是擋不住對方的吹噓“攻勢”,同意了另一個選角的會面。
這次,是另一個男經理跟她商談,大約一個小時后,這位男經理開始向陳女士推銷一套30000港幣的打包服務,該服務包括制作一整套宣傳海報,以及造型,發型設計的咨詢費用。
陳告訴記者說:“當時我開始發覺這是一個陷阱,之后我堅持要離開,然而這個經理立刻改變了他那令人愉悅的舉止,告訴我世上沒有免費的午餐,我不可能就這么輕易的離開。他對我大吼說,無論如何我必須要付錢。”
事情發展至此,陳女士開始擔心自己的人生安全了,最后決定把錢給他們。現在回過頭想想看,陳女士覺得自己不是被騙了,而是被搶劫了。
Grandee模特管理公司的Tam認為,對于任何一個公司來說,在找到工作之前,就要求先付錢,這是絕對不能容忍的。一個嚴格意義上的模特公司無論如何是不能讓人預付款的。
Tam表示,即使在項目進行的過程中,模特公司也不需要支付任何費用給造型師和化妝師,因為他們是為廣告公司免費工作的,作為回報,廣告公司會在他們的名字出現在廣告的制作人員名單中。
“我當時很羞愧,我不能告訴我的父母,我甚至產生了自殺的念頭,然而,無論是香港警方還是消費者委員會,他們都沒有接受我的舉報。他們間接的表示,因為并沒有一支槍對著我的頭,所以我不一定非要給他們錢。”
對此,本報記者也聯系了香港警方的公共關系辦公室,值班的工作人員拒絕評論陳女士的案子,表示警方是根據具體的各自情況對所有的控訴進行評估。
該人員告訴記者,當有必要阻止這類詐騙行為時,他們會展開調查,如果得到足夠的證據,他們會進行起訴。
2008年,一位名為Marmen Man的高級督察在接受香港電臺的采訪時曾說:“我們關注涉及犯罪的案件,如果案件涉及到可疑的銷售手段技巧,(這些控訴需要)傳達給于我們合作密切的消費者委員會。”
然而消費者委員會新聞發言人christina wang的解釋說,這些受騙者在被騙走錢財后,發現他們幾乎不可能從這些“星探”公司要回自己的錢。
陳女士是幸運的。通過網絡她聯系到了20位受騙者,在立法會議員、香港職工會聯盟秘書長Lee Cheuk-yan李卓人的幫助下,陳女士從Space 2工作室(該工作室被認為已經換了一個名字在繼續運營)追回了三分之二的被騙金額。
再被騙不久,她在雅虎上開設了一個博客,用來防止其他人也犯同樣的錯誤,至今,該博客已經吸引了幾萬名網友閱讀。陳女士說,她每隔兩三天就會收到一封受騙者的電子郵件。
大部分的模特公司詐騙案都發生在夏季,這一說法雖然被廣泛認可,但是香港警方公共關系辦公室的值班人員表示,他們的記錄并未顯示任何的高峰期,該值班人員督促年輕人要時刻保持警覺。
陳女士也認為,詐騙者是從不會停歇的
來自香港警方和消費者委員會的官員也會定期的會晤,交換情報,尋求更好的方法對付猖獗的模特詐騙公司。
這位值班人員也告誡公眾,要小心謹慎不要一個人去一個類似機構的辦公室,更重要的是,不要對他們提供的任何東西支付任何費用。
英文原文請見:http://www.tsdianying02.cn/cndy/2010-12/23/content_11742315.htm。特別說明:因中英文寫作風格不同,中文稿件與英文原文不完全對應。(中國日報記者 Ming Yeung 編譯 高啟輝 編輯 潘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