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英文《中國日報》11月20日報道:北約峰會于11月19日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舉行,北約未來十年的新戰略、阿富汗的反恐戰爭、歐洲導彈防御體系以及北約同俄羅斯的關系都是本次峰會的主要議題。
阿富汗地區沖突不斷升級,各大國際救援機構敦促北約等國際軍事力量采取緊急措施,保護深陷危難的阿富汗平民。目前,北約已計劃將安全職責移交給阿富汗政府。
里斯本峰會周五在歐盟政府首腦、北約外交部長和國防部長的工作餐中分別開始。
11月20日,阿富汗總統卡爾扎伊和北約秘書長拉斯穆森將簽署聯合聲明,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將出席之后舉行的新聞發布會。同時,北約秘書長拉斯穆森還建議北約峰會期間舉行俄羅斯—北約峰會。
分別于昨天和今天開始的里斯本峰會和美歐峰會,恰逢奧巴馬政府上臺兩周年之際。
北約在阿富汗的主要作用是,通過對聯合國授權的國際安全援助部隊的領導,幫助卡爾扎伊政府在全國范圍內樹立權威和影響力,為阿富汗的戰后重建和政府的有效治理鋪平道路。
然而,包括樂施會(Oxfam,原名為牛津饑荒救援委員會)、阿富汗救援(Afghanaid)、阿富汗獨立人權委員會(Afghan Independent Human Rights Commission)等在內的29個國際和國家救援機構發布最新報告“走投無路”(Nowhere to Turn),要求北約在過渡時期加強對阿富汗國家安全部隊的訓練和監管。
阿富汗樂施會政策主管阿什利?杰克遜(Ashley Jackson)說:“北約將安全職責移交給阿富汗軍隊面臨著巨大的阻礙。因為阿富汗國家安全部隊惡名在外,從偷竊、敲詐到嚴刑酷法、隨意殺害平民,簡直無所不為,將安全職責交予這樣的部隊非常危險。”
自從2003年北約接管國際安全援助部隊以來,北約逐漸擴大了其執行任務的范圍,原本局限于喀布爾地區,后擴展到整個阿富汗領土。與此同時,國際安全救援部隊的數量也從最初的5000人增長到130400人,分別來自48個國家,包括28個北約成員國。
美國歐洲及歐亞事務的助理國務卿菲利普?H?戈登在里斯本表示,美國總統奧巴馬將會見28個北約成員國的首腦,并且召集49個國家舉行峰會,通過國際安全救援部隊以及主要經濟援助國向阿富汗增派兵力。
與此同時,奧巴馬將與北約成員國一道,與俄羅斯總統梅德韋杰夫舉行北約—俄羅斯理事會首腦會議。最后,奧巴馬將與歐盟委員會主席和歐盟理事會主席舉行美歐峰會。
戈登說:“無論從何種標準來看,這都是一個節奏緊張的外交接觸日程表。美國和歐洲即將開始的密集互動表明,在解決全球挑戰之時,美歐的伙伴關系顯得有多么重要。”
中國學者的看法
北約意欲同俄羅斯一道建立導彈防御體系這一話題受到廣泛討論,對此中國社科院北約問題研究專家張建雄(音)表示,北約的導彈防御計劃主要用于防范伊朗。
張建雄說,“許多專家都曾警告,美國和伊朗之間遲早會爆發戰爭,北約成員國中的歐洲各國對此深表憂慮。”
他說,一旦伊朗受到襲擊,由于很難對地處另一半球的美國進行報復,而以色列以和北約成員國中的歐洲國家作為美國的盟友,最有可能成為美國的替罪羊。
至于北約極力拉攏俄羅斯共建歐洲反導系統,張建雄認為,這一舉動的主要目的在于安撫俄羅斯,因為反導系統距俄邊境不遠,這使得俄政府高度警惕。
“但是,加入北約的反導系統對俄羅斯也有好處,有利于其掌握該地區軍備部署和軍隊行動的各種信息。”
張建雄表示,這些議題近期內不會對中國產生太大的影響。然而,“如果北約持續擴張,勢力橫貫中亞到達中國附近,其影響自然會非常顯著。”
解放軍軍事科學研究院世界軍事研究專家陳學輝(音)大校說,俄羅斯對北約提出的共建反導系統一事表現出了興趣。
“在反導系統問題上,俄羅斯和北約之間的關系素來劍拔弩張。現在,通過參與建設反導系統,俄羅斯可以緩解同北約之間的緊張關系。”
陳學輝說,“未來協商的重點將是俄羅斯在反導系統問題上能否取得較大的發言權。”
“如果俄羅斯的確取得了較大的發言權,地緣政治格局將因此受到深刻影響。”
英文原文請見:
http://www.tsdianying02.cn/cndy/2010-11/20/content_11581259.htm。特別說明:因中英文寫作風格不同,中文稿件與英文原文不完全對應。(中國日報記者 付敬 李瀟堃 編譯 劉江波 編輯 呂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