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英文《中國日報》8月31日報道:呂朝是一個愛笑的人。他發現了一種如何讓自己保持微笑的方式——幫助別人實現夢想。
“我這人特別喜歡笑。投入公益事業后,我自己更開心,也更年輕了。”呂朝說。
40歲的呂朝在五年前創辦了一家名為“非公益組織孵化器”的非盈利機構,旨在幫助在初創期的非盈利組織和草根社會團體更好地發展。
但是,呂朝并非一開始就涉足公益行業。在此之前,他曾經做過記者;之后對經商產生了興趣,自己開辦了外貿和公關公司,當了10年的老板。
2000年呂朝開始攻讀工商管理碩士。在這一過程中,他有機會接觸到許多政府高官,更有很多誘人的高新職位向他招手。
不過,呂朝對此卻并沒有心動。他說也許是處于一種30歲的青年危機,當時的想法就是很想擺脫自己過去生活的圈子,做一些真正有意義的事情。也就是這場“心理危機”,他拒絕了一家國內私募基金高管的職位。
與此同時,令呂朝心動的事業也正在向他靠近。呂朝在工商管理碩士的學習期間結實了一位民政部門的官員,應他之邀,呂朝擔任了民政部主辦的《公益時報》的主編一職。這個偶然的機會突然讓呂朝意識到,自己既感興趣又能發揮其所有特長的事業出現了。
“在擔任《公益時報》主編的過程中,我接觸到許多非盈利的公益組織,也參與了許多志愿者服務,這些經歷讓我的內心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充實。這與經商完全是不同的兩種邏輯。”
“做生意,追求的就是利潤的最大化。你的成功或許意味著你能掙到許多錢,但快樂永遠局限在你自身。但做公益就不同,它能帶來廣泛的社會影響。”
在接觸公益事業的過程中,呂朝發掘到的不僅是一種內心的滿足感,他也發現目前的非盈利組織存在諸多問題,例如先期培訓缺失,運營資金不足等。
根據目前國家法律規定,只有在組織所屬民政局登記注冊的民間組織才能獲得政府提供的補貼。
但是中國各級政府目前對待這些組織的態度仍然比較“謹慎”,因此大部分的民間組織都只能在工商部門注冊,這也就意味著資金缺口是他們的一大障礙。
呂朝決心要幫助這些組織。為了獲得一個可操作性的方案,這個有著一張娃娃臉、性格隨和的北方男人,義無反顧地前往上海,因為他聽說上海對非盈利組織的注冊有相對寬松的政策。
“一開始一切都很困難。沒有人聽你的,也根本沒人相信你。那忙碌的一年幾乎分文未得,讓我甚至曾經懷疑過這一切是否值得。”呂朝回憶著在上海打拼的第一個念頭,“但是我覺得我必須堅持,因為我所做的不僅能幫助一些人實現夢想,而且在更遠的將來能幫助更多的人。”
就這樣一步步走來,非盈利組織孵化器已經在上海、北京、成都和深圳建立了4個辦公室;從孵化器中出殼的草根組織也已經有近30個。
呂朝認為,目前中國企業的社會責任感日益增強,這也許可以成為非盈利組織孵化器的資金來源。但是,想要獲得企業的信任,讓他們投資非盈利事業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為企業總是傾向于將錢投入到國家支持的公益事業中,比如希望工程。
但是呂朝還是有自己的辦法。經商的經驗告訴他,運用“差異性戰略”的方法一定會說服一些企業,將資金投入到公益事業中:“如果人人都捐助希望工程,而你能資助非盈利機構,那么你的角色就將是獨一無二的。企業應該懂得這種營銷策略。”
果然這個方案很奏效——呂朝成功地說服了聯想集團資助了一個全國性的非盈利組織能力建設的項目,并且已經進入了第五個年頭。這標志著非盈利機構與私人部門合作的一個里程碑。
另外一個里程碑是將政府采購計劃有機地融入到孵化器的模式中。
呂朝說,國際經驗都表明,各國政府所提供的公共產品只能滿足人們最基本的需求,卻很難提供更為個性化的服務。而這正是非盈利組織得以生存的空間。
因此,呂朝的組織正是要說服地方政府購買草根組織所提供的個性化服務,以達到雙贏的目的。
但這一切也遠非想象中的容易。
“當我們試圖幫助北京一個吸毒者同伴教育的草根組織登記注冊時,北京某個區的民政局果斷地拒絕了我們的請求,因為他們認為這些吸毒者根本無藥可救,把錢投給這些組織肯定也是竹籃打水一場空,”呂朝說,“有時候人們對一些事物產生了偏見,這些偏見真的很難一下子消除。”
呂朝還有一個擔心,那就是他們培育過的非盈利組織在出殼后是否能有一個良好的發展前景。有時候聽說一些組織在出殼后仍然步履艱難,呂朝感到十分心酸。
“因為非盈利組織孵化器的作用畢竟也是有限的,經過孵化并不能保證今后就一定能走向成功。非盈利組織孵化器只是一個平臺,而非盈利組織的發展需要的是來自政府、企業以及公民社會的共同努力和相互扶持。”
盡管如此,呂朝仍然對未來充滿希望。他說做公益事業讓他整個人都充滿了活力,他也從一個脾氣急躁的北方大漢逐步轉變成一個心平氣和、胸有成竹的人。
呂朝說,他很高興看到中國有越來越多的人,尤其是年輕人,滿腔熱情地投入到非盈利事業中。同時,他也有一些忠告。
“如果你把公益事業看成神壇般神圣,那么也許你就搞錯了。如果你想象進了公益機構就能被當成特蕾莎修女,那就別來了。這里同樣有著一個組織必備的枯燥分工,辦公室政治等等。但是如果你的內心堅信幫助別人實現夢想,并且愿意看到一個真正的公民社會的出現,那么你就能感受到公益事業所帶來的溫暖和力量。”
英文原文請見:
http://www.tsdianying02.cn/cndy/2010-08/31/content_11228600.htm。特別說明:因中英文寫作風格不同,中文稿件與英文原文不完全對應。(中國日報記者 賀煒 編輯 潘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