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英文《中國日報》發表專欄文章:周一,北京的一個送水工人猝死,死因是中暑。
7月以來,北京已經經歷了12個桑拿天了,成為10年來最熱的一個7月。
整個城市的人都在以各種可能的方式應付悶熱。不少人鉆進大型商場、大超市享受免費的涼快。根據北京藍島大廈銷售經理的統計,商場的銷售額在晚7點后比以前增長了20%。
但還有些人就不那么幸運了。
北京還沒有因暑熱而病倒的人的數字,但是打急救電話的數量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0%還多。同時因心臟不適就醫的人數也成倍增長。
酷熱也把送快遞、送快餐的工人害苦了。叫外賣的越來越多,可很多5、6層的老建筑沒有電梯,只能爬樓。
商店、超市還有農貿市場購買冰的訂單猛增。可活魚在從養魚場到市場的路上還是不斷地熱死。
更嚴重的是,北京城市中心區域的平均溫度要比郊區高出5-7攝氏度。地圖上顯示極端高溫的深橘黃色區域全集中在高樓林立的市中心地帶。
按照一家北京的報紙的說法, 北京的城6區已經變成了“超級熱島區”。更有甚者,差不多有10天了,霧霾一直伴隨著悶熱潮濕,整個天空都變得灰蒙蒙的,令人壓抑。
很明顯,隨著我們日益邁向城市化、現代化,恐怕就沒有考慮到商務中心區,也就是所謂CBD會造成了城市熱島的效應。
而且我們似乎也沒有認識到我們陷入了一個惡性循環的怪圈。我們駕著車在CBD來來往往。熱度越高,我們用空調越多。我們消耗更多的能源,還給城市環境帶來更多的熱量和污染。
市政府官員指出,北京政府在市區迅速擴張的同時,已經投入了大量資金來減緩氣候變化和污染問題。
增加城市的綠地,是減輕熱島效應的方法之一。僅是今年,管理城市景觀和森林的政府部門就計劃要開辟2,450公頃的綠地,準備在城市中心區建設森林。
在西城區的金融街,就有3萬平方米的綠地。北京媒體把它稱作金融街的“綠肺”。
盡管做出這些努力,和其它一些大城市相比,北京仍然是缺少綠地,只有很少的水面。更比不上紐約的中央公園或是柏林的動物園區—市中心一個巨大的綠色公園。
此外,就算北京雄心壯志地計劃要增加自然植被的區域,而其它藍圖卻優先考慮建設成群的高層建筑。
舉例來說,盡管朝陽區已經成為最大的城市熱島,但現在還在計劃在三、四環之間再建設一個新的商務區。北京南部的豐臺區也計劃要建設一個新的金融區,要建一座北京最高的、標志性的建筑物。
在朝陽的CBD和豐臺的新金融區里只有大片的高層建筑,卻沒有相應增加大綠地。
我真希望今年夏天的酷熱能讓我們的政策制定者們清醒起來。他們應該重新審視建設計劃,認真考慮城市熱島效應的問題。要是還按著原先的計劃只蓋大樓,我們怕是要在今后的多年里繼續忍受熱浪和蒸桑拿了。(中國日報專欄作者 黎星 編輯 潘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