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視超級電視)對我們肯定會有沖擊,但每個電視品牌都有自己的特點,最終要看能否被市場認可。”TCL一位區域銷售經理告訴記者。
“我們不是打價格戰,低價策略不代表就是以打價格戰的姿態出現,而是因為我們的商業模式是這樣。”7月1日下午,樂視網副總裁梁軍對記者回應稱,“樂視TV去掉硬件上的渠道空間,并希冀未來能夠在電視機生態系統跟樂視網整合,來獲得更多增值收入,這樣就使我們有能力價格定得比較低。”
不過,梁軍也坦承,物流和售后服務的確是超級電視銷售過程中的難點,其核心在于“在傳統電視機的物流和服務基礎上,如何將互聯網服務加進去”。
“一個是電視機行業本身的物流和服務門檻,這個是我們自己沒做過,但是我們想辦法借鑒行業經驗,第二個是互聯網視頻服務產品方面,要把這塊跟前面傳統物流售后嫁接到一起。這個過程,我相信短期內是會有很大挑戰的,這個不可避免。”
易觀國際互聯網高級分析師張颿告訴記者,“物流合作相對來說比較成熟,難點主要在售后服務這塊,樂視作為一家互聯網企業,相比傳統家電商,在電視售后可以說沒有經驗。而大尺寸電視的維修又一直是傳統家電商必須面對的難題之一,需要前期大量人力投入,預計樂視這塊壓力會比較大。”
而作為智能電視行業的新進入者,樂視TV在物流售后兩方面投入較大,占比將近10%。“這個成本跟規模有直接關系,如果后續銷售規模大會馬上分攤下來。”梁軍告訴記者,“總的來說,超級電視即將開始出售,物流售后、包括產品滿意度的挑戰都很大,要成功并沒有那么容易,我覺得未來6個月,才是我們真正突破的時期。”
銷售后繼恐乏力
除即將到來的物流、售后考驗外,能否達到預期銷量亦決定樂視超級電視最為核心問題。在超級電視四重盈利模式中,廣告和互聯網內容服務無疑為其后續主要盈利來源,而這兩項均需要規模銷售帶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