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26日,媒體報道稱,微軟正在研發一項GPS節能技術,將部分計算任務交由云端服務器處理,該技術可以達到99.96%節能效果。普通智能手機如果持續開啟GPS功能,電池一般只能支撐6個小時。這其實給我們一個很好的例證,在移動互聯網時代,云端只有充分的協同,才可以為用戶提供極致的使用體驗,這樣做的前提有三個:
終端硬件、軟件能力越來越強,比如四核ARM芯片與新的JavaScript引擎,加速了Web App的進程,但仍然存在某些顯示限制,比如電池續航能力,這也就為什么會出現云端GPS;
云端能力越來越被重視,尤其是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用戶需要的是生活助手,是直接、智能地獲取信息,準確地找到所需;比如百度語音助手,后臺需要大量計算,完成語音識別、語義理解、信息查詢等相關問題,然后將結果呈現在用戶終端上;
云和端之間的通信需要優化,這部分如果做得不好,將會在用戶使用應用時產生較長時延,嚴重影響體驗。
終端能力發展快速模糊Web App與Native App的界限
當前硬件技術的發展已經超出我們的想象,比如手機使用的ARM處理器發展到可以和服務器處理器一較高下的地步。在Cortex-A9雙核處理器之后,又推出Cortex-A15四核芯片,最快處理速度能夠達到2.5GHz。而HP、Dell這樣的IT的公司也聲稱要推出基于ARM的服務器。百度在云存儲系統中,甚至已經實現ARM在服務器端的規模應用。
硬件的發展很快就會模糊掉Web App與Native App之間的界限,尤其是在移動狀態下,用戶使用手機的時間相對碎片化,對大型游戲等重計算的應用使用量較少,而對未知環境識別、特定信息查詢、輕量級的溝通社交等方面需求比較大。這些應用很容易用Web App的方式實現,并且體驗良好。
Web App發展非常類似IP的發展, IP當初被廣泛使用在互聯網,電信網絡也深受其影響,但當時是一個最大的問題限制了其在電信中的使用,那就是QoS,尤其是是語音或者視頻等相關實時應用,運營商擔心時延過大,或者丟包的情況出現導致用戶體驗太差。中間出現過這種折中方案,比如IP over ATM(正如現在的Hybrid App)。而現在幾乎是All-IP的天下,甚至移動通信全網都采用IP傳送。
而目前來看,Web App發展的機遇要比IP更好,因為其被人質疑的幾個重要缺點在較短的時間內已經獲得了快速的改善:
1) 缺點1,響應慢:硬件發展,新的JavaScript引擎,比如V8 JavaScript引擎比一般JavaScript引擎效率高,直接把JavaScript腳本編譯成本地機器碼然后執行,而不是執行字節碼或直接解析;
2) 缺點2,本地能力訪問差:百度Web APP引擎支持對電話、短信、相機、通訊錄、文件系統、以及傳感數據等相關本地能力的訪問;
3)缺點3,瀏覽器對HTML5兼容性問題:百度基于T5內核的瀏覽器,對HTML5的測試分數可以達到482高分。并且目前以百度為首國內的互聯網公司對HTML5的支持的力度前所未有的大,百度也是國內第一家應邀加入W3C的互聯網公司。 “國內以百度為首的互聯網公司,對HTML5標準的大力支持,為Web App在中國的發展提供了很好的土壤”,工信部電信研究院通信標準研究所所長王志勤在一次專家會議上也這樣表示。
向云端搬遷已然成為潮流
計算與存儲向云端搬遷已然成為盛行的趨勢,其實在企業市場,桌面云已經獲得廣泛應用,用戶終端就是顯示器+瘦終端,所有的計算和存儲都在云端完成,瘦終端只完成顯示功能。當然桌面云并非完美,尤其是高用戶并發,或者使用多媒體應用時可能會存在一些問題,但是解決普通的桌面應用是完全沒問題的。
移動互聯網的終極狀態應該也是如此,不過網絡條件還無法與固定網絡相媲美。但是也沒有必要過分擔憂移動網絡會成為云端協同的瓶頸。3G到4G(LTE)的升級會提供更大的接入帶寬,同時運營商也可以通過小區分裂,也就是提高基站密度來實現。當然目前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利用WLAN來作為蜂窩網的補充,做Wi-Fi熱點覆蓋。比如2012年第一季度,中國移動無線數據流量(含移動和WLAN網絡)為1484億MB,其中WLAN數據流量達到991億MB,占全部流量的61.4%,Wi-Fi對蜂窩數據的分流已經超過一大半。
那目前關鍵問題是在現有的終端、移動網絡條件下,如何將計算、存儲任務向云端搬遷才可以達到最優用戶體驗。百度的云端一體開發平臺,給開發者提供了一定云端切分機制,開發者可以自己去決定從什么位置切分,哪些任務扔到云端,哪些留到本地,通過測試平臺去鑒別如何切分才可以達到性能最優化。比如一些對時延要求不高,但是計算量巨大的操作就可以放到云端去做;而那些對實時要求高的操作可以放到本地。更智能的情況下,平臺可以根據用戶的終端能力以及網絡狀況來自適應調整云端協同策略,達到用戶體驗的最大化。
構建極速云-端通信隧道
在云端一體的體系中,云和端之間的連接也起到非常關鍵的作用,因為在用戶使用移動應用的過程中,有很多因素會降低響應速度,對用戶體驗產生不良影響:比如DNS解析在終端側消耗的時間;訪問網頁的內容需要建立多個TCP連接,TCP三次握手就要占掉很多時間。甚至是在手機用戶跨網訪問內容,受運營商之間互聯帶寬的影響也非常大。
百度在端和云之間構建了通信隧道Wormhole(蟲洞),目的就是在云和手機之間建立極速傳輸通道,提高速度、節省流量、增強客戶體驗。以下就是蟲洞所優化的幾個方面:
云端DNS:將終端上進行的DNS解析轉移至云端,讓百度云幫助完成這些任務;另外在百度自己DNS子服務器協助下,可以讓DNS解析時間降低一個數量級。
多路復用:盡量用更少的TCP連接傳輸更多的數據,這樣節約TCP連接產生的時間損耗(三次握手)。
路由優化:利用百度數據中心網絡,優化尤其是跨運營商的內容訪問路由,減少運營商互聯帶寬限制帶來的延遲。
除以上三個措施以外,蟲洞同時還配合百度基于T5內核的瀏覽器采用了一些其他方法比如有損、無損壓縮,HTML冗余信息刪除等等,來建立云-端之間的極速、安全連接。在3G網絡條件下,百度瀏覽器使用蟲洞可以達到50-60%的提速效果。
百度正是基于云端一體的思考,將云端強大能力通過極速通信隧道擴展到每個終端,同時根據終端與網絡狀況,自適應調整云端協同策略。一方面給終端減負,另一方面給管道加速,推動Web App的跨越式發展,讓用戶真正體驗到移動互聯的快感與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