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戀情畢業(yè)散場 近七成人習以為常
“我們分手吧?!碑厴I(yè)前夕突然收到這條短信,華中科技大學大四學生小香再也忍不住眼淚?!拔腋嬖V他我即將前往深圳工作后,他就一直默默不語,原來是要和我分手?!毙∠阏f,男友小張是武漢人,家里很早就為他在當地安排了一份不錯的工作。但小香一直堅信他們3年多的愛情長跑能沖破這個檻,沒想到最后還是愛情敗退了。
很多校園戀情就這樣在畢業(yè)之際悄無聲息地結束了,正如近日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與新浪網新聞中心聯合展開的一項調查顯示的那樣(2149人參與),61.7%的人表示,身邊有很多畢業(yè)即分手的人,32.7%的人選擇“有一些”,表示這種現象“很少”的僅有4.7%。
但令所有人吃驚的是,小香和小張的故事并沒有結束。2008年7月,他倆在拿到畢業(yè)證之后在武漢“閃電”結婚。一個月后,小張跟隨小香前往深圳工作?!拔覀兌贾馈惖貞佟瘺]有結果,但我們又不甘心畢業(yè)即分手,于是干脆把生米煮成熟飯,這樣大家都感到安全了。”小香坦言,如果不做“畢婚族”,他們的戀愛也就走到盡頭了。畢業(yè)即分手現象在她的身邊很普遍,也很正常。
調查中,近七成(69.0%)的人贊同小香的觀點,認為畢業(yè)即分手現象很正常。認為不正常的只有10.6%。
“距離不可怕,心的距離才是真正的‘殺手’”
“‘異地戀’要想修成正果很難。”世紀佳緣婚戀網站CEO、中國網絡紅娘第一人龔海燕說,異地戀最大的問題就是,兩人不能直觀地感受對方,這樣容易在溝通上出現問題。尤其是,當兩個人都有了工作,獨立生活在家之外的陌生城市,孤獨感更容易讓戀人之間出現隔閡。“解決矛盾的最好辦法就是面對面溝通,這恰恰是異地戀人最缺乏的東西。本來一個擁抱、一個眼神就能解決的問題,因為距離卻變成了問題,且越積越深,逐漸蠶食自認為堅不可摧的愛情。最后空間的距離,變成了心的距離?!?/p>
什么是阻礙“異地戀”的最大障礙?調查中79.1%的人認為是父母及朋友的勸阻;57.7%的人選擇“對未來的不確定”;57.0%的人感覺是距離,耗光了所有的激情;38.8%的人認為最大障礙是周圍的誘惑。
“‘異地戀’的成本也很高?!饼徍Q嘌a充說,對于很多剛工作,甚至沒工作的戀人來說,電話費、交通費等費用都是不小的經濟負擔。兩地分居的戀人,生活的環(huán)境不一樣,價值觀和心態(tài)有可能就會有偏差,另一份感情就有可能趁虛而入了。
“就算到了同一個城市,也會因為距離而分手的?!北本┦心惩馄舐殕T李菲卻這樣說。正是恐懼“異地戀”可能帶來的相思之苦,她在去年跟隨男友來到北京。由于雙方的工作壓力大,單位又距離較遠,他們成了“周末夫妻”?!耙婚_始,我們是每周末見一次,在晚上11點前趕地鐵的末班車。發(fā)展到現在,雙方都筋疲力盡,互相找借口周末不見面,分手成了早晚的事情?!崩罘普f,距離不可怕,心的距離才是真正的“殺手”。
73%的人認為現實壓力是畢業(yè)即分手的最主要因素
“我都28了,換了其他的父母,肯定跳樓價、大放血也得把你推銷出去??晌矣袀€好端端的男友,父母卻始終將我綁得牢牢的,不愿拋售?!闭勂鸹橐龃笫?,北京市某事業(yè)單位職員小高一臉無奈。她和男友從大學到研究生都是同學,4年穩(wěn)定的感情讓他們都很期待畢業(yè)后結婚,但父母始終“不忍割愛”,原因就在于男友的“家世”,“他們希望我嫁得好,不愿將我托付給一個農村出身,沒房沒車的男人。而男友也是知難而退,愛情最終亮起了紅燈?!?/p>
考驗愛情的不僅僅是距離。調查中,在被問到“你認為造成畢業(yè)即分手的最主要因素是什么”時,人們給出的排序是:現實的壓力,包括就業(yè)、工作壓力等(73.0%);對未來可能異地的擔心和害怕(44.3%);家境,來自家庭的影響不可忽視(35.6%);經歷,經歷上的不同會對兩個人的默契和信任產生很大的影響(29.6%)。
有人認為,大學生戀愛只是為了尋找一種心理的慰藉,抱著一種玩玩看的心態(tài),所以注定要分手,調查中81.7%的人認為這種想法在大學生中很普遍。龔海燕則認為,不能說大學生對待感情就是游戲心態(tài),他們也希望愛情能夠開花結果,主要問題還是在于大學生沒有想清楚什么樣的人適合在一起,不能理性地判斷和選擇。
對此,婚戀情感專家、中國婚姻研究會成員周小鵬表示贊同。她說,大學生戀愛半年左右、已工作者戀愛3個月,都應該與另一半談及價值觀的話題,包括對方的人生態(tài)度,處世之道和對未來的安排等等,看是否能達成共識,與此同時也要反問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面對沉重的就業(yè)壓力和生存壓力,愛情和面包之間,人們會做出怎樣的選擇?此次調查中,34.5%的人選擇面包(工作),認為生存是最重要的;僅3.8%的人選擇愛情,認為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但更多的人(52.2%)選擇工作和愛情兩者兼要,認為只要兩人一起奮斗,就一定會有好的未來。
(來源:新華網教育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