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8成大學生愿意降低薪酬預期
全球金融危機給2009屆大學生就業帶來負面影響。與此同時,各級政府部門、高校和企業紛紛采取措施,促進畢業生就業。近日一項面向本市20所高校,1300多名本科生、專科生和研究生的“大學生就業意愿”調研結果顯示,八成大學生首次求職時愿降低薪酬標準或“隨機應變”。
非畢業班學生三成想考研
“金融危機對于你所學的專業領域會有怎樣的影響?”44%的學生認為“影響較大”,14%選擇“影響很大”,28%認為“影響有限”,還有5%和4%的學生分別選擇“無甚影響”、“是發展契機”。
2009年、2010年兩年內,我國經濟發展與大學生就業趨勢會如何?41%的學生持“低迷”觀點,35%認為“緩慢回升”,17%認為“維持穩定”。
對于畢業后的打算,56%的學生將會“找工作”,23%的學生想“升學”,8%的學生希望“留學”,3%的學生打算“自主創業”。非畢業生群體中,想考研的比例達三成。不少學生表示,難以預測金融危機會持續多久,所以留在校園繼續深造也許是不錯的選擇。
點評:大學生普遍對嚴峻的就業形勢有著清醒認識,雖然有焦慮情緒,但屬于適度焦慮。但許多學生為逃避就業壓力而去考研,并不一定是明智選擇。升學并不能使就業壓力消除,只是延緩而已。
多數學生薪酬預期“彈性”足
在目前形勢下,大學生如何調整就業預期?對薪酬的期望,本科生集中在月薪1501元—3000元;高職生集中在1001元—2500元;碩士生集中在3001元—4000元。這一價位,與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發布的“2008年畢業生工資指導價位”比較接近。
20%的學生明確表示,愿意下調薪酬期望值,其中本科畢業班學生所占比例最高,因為這一群體離“寒潮”最近,而且他們對薪酬期望值的跨度和彈性也較大。更多學生持“隨機應變”態度,約占60%。他們表示,將在求職中努力尋求薪資、福利、發展機會之間的最佳平衡點。
碩士生主要表現出兩種就業意愿:一部分熱門專業、掌握高新技術的學生,對就業充滿信心,仍然“待價而沽”;另一部分學生讀的專業較一般,缺乏競爭優勢,愿意“降價”換取就業機會。
點評:盡管就業壓力大,但大學生對就業仍然抱著積極進取的態度。學生的求職期望值“彈性”較大,能夠根據環境與形勢變化而改變,在激烈的就業競爭中,這種“彈性”顯得尤為重要。
僅三成參加過職業規劃課程
大學生從哪些方面獲得就業指導和就業信息?調查顯示,主要的渠道和方式包括“閱讀相關報刊書籍”,“聽企業宣講會”、“搜索專業招聘網站的信息”、“參加校園招聘會”、“聽學校就業指導講座”、“拜訪校友、師哥師姐”等。
但是,參加過學校“職業生涯規劃課程”的學生僅占30%,這一數據與教育部提出的在全體大學生中開設職業生涯規劃課程要求相比,差距甚大。另外,僅有18%的學生從學校就業指導辦公室老師那里獲得針對性輔導。學生最想得到的就業指導方面的幫助,包括“企業招聘信息”、“面試技巧”、“實習機會”。
點評:大學生獲得求職信息與指導的途徑越來越廣闊。從高校方面來看,就業服務還需進一步優化,不僅給學生充足的招聘信息,還應加強個性化就業指導,特別要幫助有困難的學生渡過難關。同時,高校要把職業生涯規劃課程落到實處,起到“授人以漁”的作用。
(來源:新華網教育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