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掘創新時代的“臺風口”
最迫切的思想解放就是尊重規律,讓科學的事情科學辦;最需要的支持就是簡政放權,讓科研力量得以輕裝上陣,去搏擊技術變革的風浪
“我們生長的時代是一個令人激動的時代”,技術創新每天都在帶來改變與驚喜??粗⑿湃朊撸c擊打車軟件出行,打開手機看投資收益……正是感受著新一輪創新浪潮的澎湃氣息,九三學社的提案聚焦科技創新才更顯及時,互聯網金融、大數據等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才更有共識。問題是,創新潮流浩蕩而來,我們準備好了嗎?
“一則以喜,一則以憂”,解讀兩會關于創新領域的討論,這種印象分外強烈。神十飛天、嫦娥登月、蛟龍探海,高精尖的創新杰作,表明孕育了四大發明的中國人,完全有聰明才智打造一個現代的創新型國家。而另一方面,我們又面臨不少尷尬與困境。盡管我國科研經費年投入突破萬億元、科技人力資源總量世界第一,但原始創新能力依然不強,科技成果轉化率僅為10%左右,“兩張皮”問題和孤島現象依然突出。大而不強、多而不精、研而不用,其實拷問的是:創新潛力如何釋放?創新活力怎樣迸發?其中的癥結又在哪里?
這段時間,不少代表委員都在追問:科研人員的時間都去哪兒了?“1/3跑項目,1/3開會,只剩下1/3時間在搞科研”,這樣量化而又富有現實感的答案,引起了強烈共鳴。
一個“跑”字,訴說著一些地方和領域中科研經費“誰跑誰得,有關系多得”的潛規則,項目申報“一盤菜端幾家,一個姑娘嫁多家”的亂象,評價機制“外行評內行”的悖謬,資源使用“有人跑錢苦,有人花錢愁”的怪現狀。也正是這一個“跑”字,一頭連著實驗室的試管,一頭連著辦公桌上的公章,于無奈之中,折射出行政主導干預、資源分配不公、學術權力化等頑疾。
“時間去哪兒了”,問出了科技、市場、政府之間的糾結與沖撞。正如全國政協委員盧柯等人指出的,管理部門既有管得太細、導演“拉郎配”的越位問題,也有對基礎研究、共性關鍵技術研究等重視不夠的缺位問題,還有急于求成、追求顯績的思想問題。愛因斯坦說過,搞科學研究,不能老在一個木板很薄的地方打很多洞,但就是不敢去碰那木板比較厚的地方。觀念上的功利病、管理上的官本位、機制上的僵化癥,何嘗不是創新之路上急需清除的絆腳石?又何嘗不是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必須啃下的硬骨頭?
習近平總書記一再強調,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最為緊迫的是要進一步解放思想,加快科技體制改革步伐,破除一切束縛創新驅動發展的觀念和體制機制障礙。從這樣的現實語境來反思,九三學社的提案看似“爆冷”,其實關涉深化改革的熱點與難點問題:如何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系,創新體制機制,讓市場真正成為配置創新資源的力量,讓企業真正成為技術創新的主體。
從建立創新活動的分類評價機制,到推進技術市場建設;從實現政府科研資金透明化,到國企考核與技術創新掛鉤,透視代表委員們的建言獻策,盡管各展所學、各有懷抱,但無不源于“抓住了就是機遇,抓不住就是挑戰”的憂患、出于“向改革要動力、向市場要活力”的思慮。明者因時而變,知者隨事而制,今天我們推進創新驅動,最迫切的思想解放就是尊重規律,讓科學的事情科學辦;最需要的支持就是簡政放權,讓科研力量得以輕裝上陣,去搏擊技術變革的風浪。
“站在臺風口,一頭豬都能飛起來”,一位企業家的創業感悟,道出了企業發展“謀勢”與“做事”的辯證法。對處于轉型發展關鍵節點的中國來說,創新驅動是大勢所趨,也是當務之急。九萬里風鵬正舉,只有在改革中開掘創新活力的臺風口,讓“處處是創造之事、時時是創造之時、人人是創造之人”,那么順勢而為的創新力量,不僅能推動產業向全球價值鏈高端躍升,更能把中國推向現代化的新高度。(劉天亮)
相關報道
發改委重組在即 反壟斷角色更加堅定
中國政府將收到旨在“翻新”其龐大經濟計劃機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的若干提議,但該機構作為反壟斷監管者的角色最終可能會被提升。詳細>>
19家外媒看總理記者會 最關注經濟改革反腐民生
全國兩會,是世界觀察中國內政外交的窗口,也一向是外媒記者的“新聞盛宴”。而每年一次的總理發布會,由于直面總理的機會難得,中外媒體基本都會關注熱點問題。
詳細>>外媒:兩高工作報告彰顯中央反腐決心
境外媒體分析指出,兩高報告不僅彰顯了中央堅持以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反腐的決心;而且,報告中頗具新意的司法公開和透明也得到較多著墨,料將獲得高票支持。詳細>>
外媒看兩會:中國領導人愈來愈懂得展現幽默
中國最高人民法院表示它將消除刑訊逼供的使用,阻止地方官員干預司法判決并允許法官自己做出決定。詳細>>
中國兩會看點 經濟增長預期目標和國防預算受關注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會第二次會議3月3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召開。一年一度的國家立法機關會議3月5日拉開序幕。所有人都密切關注著對于中國經濟增長的預測和軍費支出計劃。詳細>>
三月看兩會:讓夢想照入現實
讓兩會的提案照入現實的過程雖然漫長,但定會收獲豐碩的果實。詳細>>
“開放”成新聞中心外媒記者熱詞
3月1日,偶遇的外國記者們提及頻率最高的詞就是“開放”。詳細>>
全國兩會引外媒熱議 駐華記者關注反腐倡廉
在中國全面深化改革的頭一年,國際社會對中國兩會給予高度關注。詳細>>
兩會會場的美女記者
北京天安門廣場、人民大會堂,各路媒體人來人往,美女記者永遠最搶眼。詳細>>
網民:對深化改革的十大期待
普通網民對于全面深化改革有著這“十大期待”。詳細>>
兩會建言:工會維權難在哪里
作為一個群眾組織,工會手中擁有的是什么?詳細>>
兩會花絮標簽識茶杯
北京首都機場候機樓內配備的兩會代表團茶杯上貼著不同顏色的標簽加以區別詳細>>
兩會建言“有哪些民生亮點”
百姓期待今年兩會上民生問題有更多亮點詳細>>
“兩會”代表委員住地
歷屆“兩會”代表委員住地大盤點詳細>>
為兩會不再沏茶倒水點贊
服務員們將不再為代表委員們提供“沏茶倒水”的服務詳細>>
香港代表感慨兩會節儉風
節儉是有益于國家的積極轉變。對豪華食品和葡萄酒的需求將會減少詳細>>
農民工的身份何時轉變
筆者就是一名90年代初從農村走出來的打工者詳細>>
關于校車駕駛安全的建議
隨著校車事故的逐年增多,校車駕駛安全已成為最被關注問題之一。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