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們認為在火星上曾有海洋與河流,但它們為何消失一直都是未解之謎。據路透社報道,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將于當地時間11月18日下午1時28分從佛羅里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發射火星探測器“火星大氣與揮發物演化”(MAVEN),探測火星水消失之謎。
***誰是罪魁禍首?
MAVEN預計2014年9月22日進入環繞火星軌道,比印度今年11月5日發射的火星探測器早兩天抵達,之后開始考察火星稀薄的大氣層。
美國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首席科學家布魯斯·賈科斯基說:“探測器將集中探秘火星的大氣層和氣候變遷,以及這些變遷如何影響火星表面潛在生物——至少是細菌——的進化過程。”
具體來說,探測器將聚焦來自太陽和其他宇宙成員的輻射量及類型,研究這些輻射對火星氣體的影響。科學家認為“頭號嫌疑犯”是太陽,它數十億年來一個分子接一個分子地吞噬火星大氣層。
此前,科學家已經從歐洲航天局“火星特快號”探測器和NASA“好奇號”火星車采集回來的數據中預演了這一過程,但還無法同時描繪火星大氣層和空間環境的變化。
“現在,我們將有機會來了解究竟發生了什么,這樣我們就能試著追溯鎖在巖石中的證據,將火星演變歷史、空間環境變遷的所有線索整合起來。”馬里蘭州格林貝爾特戈達德太空飛行中心的火星科學家潘·康拉德說。
MAVEN探測器的主要任務持續1年,足以讓科學家搜集數據。此后,探測器仍然會在軌停留10年,充當“好奇號”的通信中繼站。后續的“漫游者”探測器將于2020年發射,該探測器設計有一個著陸艙,用于研究火星內部構造。
***火星是地球的孿生兄弟?
數十年來,人類一直在尋找更溫暖、更潮濕、更像地球的火星的各方面證據。例如,古老的巖孔說明其曾經與水有過“交情”,火星表面有許多水塑造的地貌特征,如溝渠,干涸的河床,河流三角洲等。
賈科斯基說:“大氣層一定更厚,才能保持火星溫暖和潮濕。問題是,所有的二氧化碳和水去哪里了?”
大氣只能去兩個地方:地下或者太空空間。
科學家已知的是,其中一些二氧化碳消失在地表,與其他礦物質一起構成地殼的成分。但目前為止所發現的地表二氧化碳量并不能解釋火星早期厚厚的大氣層去哪了。
因此,科學家懷疑,大部分大氣層實際上在40億年前就開始慢慢消失在外太空,起因是火星上起保護作用的磁場神秘消失。
?“磁場能阻擋太陽風靠近,使其無法侵蝕大氣層。”賈科斯基說。一旦沒有了磁場,太陽和其他宇宙輻射就可易如反掌揭掉火星“外衣”,而這一過程一直持續到現在。
(來源:中國日報網?歐葉?編輯:信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