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成報》今日刊發該報亞洲智庫高級研究員的文章《李克強的“道”與“術” 中國經濟轉型升級格式分析》一文,文章說,李克強的經濟施政有12個重要理念,其中有道有術,值得格外留意。李克強不下理想化的“猛藥”,不搞“休克療法”。他使用的更多的是“緩釋劑”。改革貴在行動,看準一項,推出一項;干一個,成一個,不間斷地推進。“不怕慢,只怕站”。
文章摘編如下: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為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主推手,他駕馭宏觀經濟的理念和手法備受中外關注。巴克萊銀行將其概括為“克強經濟學”,外間視角令人耳目一新。
筆者仔細尋繹李克強總理的經濟施政,對其作為舵手操控中國經濟巨輪的心法有所會心。依筆者管見,李克強的經濟施政有12個重要理念,其中有道有術,值得格外留意。筆者對李克強深厚的經濟學養毫不懷疑,只是鑒于他當下的作為實乃中國經濟新征程中的開卷之作,筆者期之來日者尤多,職是之故,且將李克強時下已經出手的舉措稱為“轉型升級之道”。
改革紅利論
李克強提出的“改革是中國最大的紅利”,是最令中國人感到鼓舞的“熱點金句”之一。關于改革,他有系統精辟的論述,關于改革的目的、改革的方向、改革的方法等,“改革當中既要先行先試,還得依法辦事。”李克強可謂政經兼顧,綱舉目張。
合理區間論
中國經濟要轉型升級,實現華麗轉身,政府在宏觀調控的過程中,要保持經濟運行平穩并處在合理的區間。李克強深知GDP的真義,他不片面追求GDP。“合理區間論”體現了李克強在經濟發展上務實進取的特性。李克強的“經濟轉型升級”之道,應當屬于“質量經濟學”的范疇。
核心指標論
所謂合理區間,就是有一個“下限”和一個“上限”。李克強強調的“上限”有一個核心指標:防通脹,控制物價漲幅,尤其是CPI。“下限”有兩個核心指標:穩增長和保就業。當然,“下限”不是“底線”。中國政府過往的經濟調控被人視為典型的模糊控制。調控水平和力度取決于領導人的感覺和判斷,其具體舉措也經常受企業反彈和社會公眾情緒的擠壓。李克強為宏觀調控建立了清晰的數量模型,其經濟轉型升級之道因此進入“數量經濟學”的畛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