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棲霞區收編黑車司機開公交
5月16日12時40分,南京棲霞區仙林中心公交車場站內,王杰(化名)和師傅一起登上了50路公交車。
“如果通過月底考核的話,王杰就可以單獨駕駛公交車了。”王杰訓練的師傅趙雙財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在王杰開車期間,趙雙財需要一直坐在離駕駛座不到一米的教練席上,對處于崗前培訓階段的王杰進行指導。
如果按照駕齡來算,王杰也是老司機了,和師傅趙雙財一樣有20年的駕齡。但不同的是,王杰此前是開黑車,駕駛公交車還不到一個月。從一名黑車司機轉變為公交車司機,王杰得益于南京市棲霞區近期整治黑車的各項舉措。
眾所周知,黑車的存在一直是不少大城市屢禁不止的頑疾,各地整治黑車的活動常見諸報端。可給人的印象是,一次嚴懲盡管能使黑車在短期內銷聲匿跡,但風聲過后,黑車照樣出來攬客拉活兒。
如何根治黑車?南京市棲霞區采取了堵疏結合的舉措。在對黑車從嚴查處的同時,通過完善公共交通擠壓黑車市場。值得一提的還有,通過資格審核的黑車司機還將有機會成為公交車司機。堵疏結合的舉措對于治理黑車的效果如何?黑車司機又能否勝任公交司機的崗位呢?
僅憑嚴懲難以徹底根治黑車現象
成為公交車司機之前,王杰在南京市棲霞區仙林大學城從事黑車運營已經長達10年。當地一些居民告訴記者,黑車不僅存在的時間長,數量也很多,多的時候有好幾百輛。
“有需求就有市場,因為學校到附近地鐵站和商貿區之間沒有公交車,大學城內的黑車司機經常在學校門口趴活兒。”南京大學仙林校區一位徐姓同學說。徐同學今年上大三,據她觀察,從大一開始,學校門口總是停著四五輛黑車,要價也比正規出租車高出許多。“沒辦法,我們學校位置太偏了,周邊很少有正規出租車。
當地政府一位工作人員也向記者介紹,自2002年仙林大學城啟動建設以來,新校區的建設和周邊小區的開發,帶來了這一地區人口的猛增。隨著人口逐漸增多,出行不便就成為當地居民和學生反映最多的問題。
“過去,從學校到附近地鐵站,等公交車要40多分鐘,假期里,很多趕火車的同學等不及公交車,就打黑車去最近的地鐵站。”南京郵電大學一位陳姓同學告訴記者。與這位同學看法相同,在仙林大學城的很多師生都表示,新校區普遍建設在離市中心較遠的地方,雖然地鐵的開通方便了學生和當地居民前往市區,但從學校到地鐵站之間的距離,說遠不遠,說近不近,公交線路也不能全部照顧到所有的學校,并且頻次也少。
等不及公交車,步行又費力費時,人們就經常坐黑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