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8日,查韋斯指定50歲的副總統尼古拉斯·馬杜羅為他的接班人。三個月后,查韋斯逝世。
此人年富力強(不到41歲),形象清新,言辭犀利。在上次大選中,他一方面抨擊查韋斯的經濟、政治綱領和腐敗作風,另一方面提出吸引外資、消除腐敗、創造就業機會、逐步廢除外匯管制等政綱,并有選擇地保留了查韋斯所創辦的公用事業服務、糧食補貼和醫保福利等廣受歡迎的政策。較諸以往“逢查韋斯必反”的反對派習氣,顯得更具政治家風范,贏得中產階級以外許多下層選民的歡迎。在查韋斯身體欠佳、癌癥已不是秘密的情況下,他的民意支持率一度還高過查韋斯。敗選后大方認輸,也體現了難得的風度??梢哉f,在查韋斯去世、查韋斯派群龍無首之際,卡普里耶斯會構成更強有力的挑戰。
然而,執政黨并非就沒有獲勝的機會。
從戰略上講,查韋斯的“玻利瓦爾革命”之所以出臺,是因為委內瑞拉國內有廣泛的民意基礎,民眾、尤其廣大中下階層民眾普遍對社會不公和貧富懸殊不滿,渴望平等和福利,這成為委內瑞拉乃至整個拉美政壇“向左轉”的深厚政治土壤,也成為查韋斯在選戰中無往不利的力量源泉。查韋斯雖然去世,但這種產生“查韋斯主義”的土壤依舊存在,而且一個在死前不到一個月掙扎回國、終于死在故土和任上的查韋斯,在反對者看來是“戀棧”、是貪權,在支持者看來卻何嘗不是“戰斗到最后一息”。他不出意料地去世且死在本土,讓接班人們不必再為“隱瞞病情”、“操縱輿論”等“硬傷”煩惱;仍然為數不少的“玻利瓦爾革命”支持者也終于不必再為一個癌癥患者能否挨過6年,能否負荷繁重國務而提心吊膽,這對于卡韋略和馬杜羅又何嘗不是件好事。這樣一個查韋斯仍可能成為徒子徒孫和支持者們用以激發斗志、聚集人氣的偶像——而且死人是再不會說錯話、辦錯事的,“大嘴效應”的負面影響也不復存在。
因此,倘選舉如期舉行,反對派雖不無機會,但執政黨卻仍然贏面較大。問題是,選舉真能如期舉行么?
馬杜羅資歷較淺,黨內聲望不足,個人班底也較淺薄,正因如此查韋斯才遲遲不肯讓位,惟恐后者匆忙接班“鎮不住場子”;與之相反,卡韋略資格老且黨內號召力強,但他在國內外人緣和形象均有很大爭議。在查韋斯生前,兩人始終聯袂出場,互相補臺,共同進退,幾乎看不見分歧。如今,查韋斯不在了,卡韋略和馬杜羅一樣,距離總統寶座僅一步之遙,兩人會否兄弟鬩墻?倘如此,反對派便很可能坐收漁翁之利。
至于其它變數,如軍事政變導致選舉無法如期舉行等,雖不是不可能,但在強人查韋斯已逝,且執政黨和反對黨都認為可在選戰中擊敗對方的前提下,恐怕未必會有人舍易求難,冒一把“非常規風險”。
(來源:中國日報網特約評論員 陶短房 編輯:柳洪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