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報業辛迪加網站1月22日文章】 題:全球沖突新一年 (作者北約前秘書長哈維爾·索拉納美國歐亞集團總裁伊恩·布雷默)
在當今世界,找出并應對熱點地區并非簡單地找出一張地圖、標記出沖突所在地、然后授權外交官員去滅火。要理解當今的重大沖突和對抗,我們必須了解全球政治環境是如何導致這些沖突和對抗的。當那些有辦法阻止或終結沖突的人無法或不愿意這樣做的時候,沖突發生或持續的可能性要大得多。不幸的是,這將在2013年得到證實。
世界之火燒得更久更熱
在美國,除非出現直接威脅到國家安全的外交政策危機,否則奧巴馬政府都將把絕大部分時間、精力和政治資本專注于減少債務和其他國內重點上。在歐洲,官員們會繼續努力恢復人們對歐元區的信心。而在中國,盡管對經濟增長和創造就業的需求會迫使該國的新領導人發展與其他地區的新聯系,但他們太過專注于復雜的經濟改革,以至于不會在亞洲以外的地方承擔不必要的損失和風險。這就是為何世界之火將在今年燒得更久、更熱。
這并不意味著世界大國不會給它們自己造成損失。如今,這些政府更有可能使用無人機和特種部隊打擊它們所認為的敵人。世界已經習慣了美國無人機在阿富汗、巴基斯坦和也門的打擊行動,但最近的新聞報道顯示,中國和日本也在對無人飛機進行投資——這一部分是為了增強在東海島嶼爭端中的籌碼。這些技術創新降低了襲擊的成本和風險,使得各國采取軍事行動的可能性更大。
或許削弱對手和打擊敵人的代價最低的辦法就是在網絡空間發動襲擊。這就是為何這么多財力雄厚的政府———以及一些不那么富裕的政府———都在對增強這方面能力所需的技術進行大力投資的原因。
出于兩個原因,這種戰爭形式尤其令人不安。首先,與冷戰時期的“互有把握摧毀對方”不同,網絡武器讓使用者有機會實施匿名打擊。第二,技術方面的不斷變化確保了在使用網絡武器之前,沒有哪個政府能知道其網絡武器能造成多大的破壞或是其威懾力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