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中國經濟末日會很快降臨嗎?
唱衰中國經濟的呼聲一直很高且持續不斷,以致于出現了幾個特定的代名詞:“鬼城”、“火箭蛋”、以及“裸官”。中國的經濟衰退甚至導致了新的金融術語“中國壓力指數”的產生,而且這一指數一直居高不下。
有些壓力在溫家寶總理周末的“中國經濟下行壓力較大”言論中已經有所提及。溫家寶認為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經濟增長放緩的主要原因是海外市場需求疲軟,特別是歐洲經濟較為低迷。他也強調了堅決禁止國內房地產市場的投機。
“中國壓力指數”是由一家名為“Nomura”的日本金融服務公司發布。該公司一名分析家周一稱該公司預測“中國將有三分之一的可能性在2014年底面臨經濟硬著陸。”
根據紐約時報的記者Keith Bradsher報道,中國的住房建設幾近停滯。許多分析家和政府決策者都認為中國2012年的經濟增長速度將降至8%之下,并可能維持在7%之上。
美國《外交政策》雜志對中國的經濟持有另一觀點,其中一篇文章名為“中國經濟末日的五個預兆”。針對中國可能面臨的經濟困境,該文章稱中國企業貸款數額下降;制造業產出已經下滑; 利率總是出人意料地被降低; 進口平平;GDP增長前景黯淡,甚至有爭論稱中國經濟可能已陷入衰退。”
周一發布的數據顯示六月的消費者價格指數與五月份相比已下降了0.6個百分點,恐陷入通貨緊縮。同時,一些食品價格飛漲,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自己種植蔬菜或者養豬。隨著雞蛋價格大幅上漲,人們戲稱為“火箭蛋”。中國的奢侈品銷售業有所放緩。許多中國專家也紛紛承認經濟衰退論和經濟末日論。
中國經濟末日會很快降臨嗎?
根據《2012年世界投資報道》顯示,2011年,各主要經濟組別的FDI流入量都有所增長。流入發達國家的FDI增長了21%,達7480億美元;流入發展中國家的增長11%,達到創紀錄的6840億美元;轉型期經濟體上升25%,達920億美元。全球FDI流量在經濟與金融危機期間達較高水平,證明了經濟的活力和這些國家對未來FDI流量所起的重要作用。
UNCTAD預測,在未來三年,發達國家、發展中國家和轉型期經濟體都將繼續保持較高的投資水平。發展中國家在UNCTAD的FDI吸引力與貢獻指標的排名在上升。今年排名前十的國家中有8個是發展中與轉型經濟體,而10年前只有4個。
流入東亞和東南亞地區的FDI增長了14%,創造了新的紀錄,達到3360億美元,占全球流入量的22%。值得注意的是,隨著中國繼續經歷工資和生產成本的上漲,東盟國家在制造業的相對競爭力正日益增強。流入東盟的FDI達到1170億美元,增長了26%,增速遠高于東亞的9%。
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副院長陳東琪日前表示,受全球影響,中國經濟滑坡風險增加需采取一系列放松政策提振經濟。
中國正在向低增長時代過渡,從某種程度上,這種情況和20世紀90年代初的日本經濟十分相似。兩個國家都允許過度廉價地利用信貸,而且往往受政治因素的影響,從而形成房地產行業的巨大泡沫。
新加坡副總理兼財政部長尚達曼9日說,面對經濟增速下滑,中國政府有足夠的政策空間,避免經濟“硬著陸”。他建議,中國仍然需要投資以保障經濟增長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但需提升投資效率;中國需要解決貧富差距、城鄉差距以及收入分配問題;建立健全社會保障體系也是中國政府面臨的挑戰之一。
人民網舊金山7月9日電 (記者韓莎莎)
- 環球 E-weekly
- 特稿 world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