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美國不顧中國的強烈反對,籍口朝韓“炮擊事件”,執意將“華盛頓”號航母開進黃海,領銜美韓在這一海域進行的為期四天的大規模聯合軍演。
或許,按照他們的解釋,美韓軍演是在“炮擊事件”之前就做好的計劃,但此次演習的規模和強度,畢竟由于航母的加入而大大超過以往的歷次演習。
對此,人們不禁要問,“震懾”朝鮮這樣一個與美國相比根本不在一個“數量級”的國家,犯得著如此興師動眾、大動干戈嗎?其實,正如輿論普遍的解讀,在“震懾”朝鮮的幌子下,美國其實是另有所圖。至于所圖何物,一些觀察人士認為,美國的目的是劍指中國。當然,這樣的理解從方向上講是完全正確的。但除此之外,筆者認為,還可以有更加具體的結論,那就是:鞏固美韓同盟,展示全球影響力。
當前,在美國軍政要員心中縈繞著一個“樹倒猢猻散”的幽靈。金融危機以來,美國在國際事務的影響力明顯削弱,對盟國的凝聚力也受到嚴重沖擊。在應對危機的過程中,美國不僅沒有對盟國提供多大的幫助,反而一次又一次打開貨幣閘門,沖擊全球金融體系,將自私面目暴露無遺。
本月中旬,在韓國召開的“G20”峰會上,美國的多項提議就遭到了西方國家的普遍抵制。由此,其對昔日盟友離心離德的擔心進一步劇增。因此,幾天后,在里斯本召開的“北約”峰會上,美國多次強調“步調一致”,這在過去的歷次北約峰會中是十分罕見的。
可見,當前美國的一項重大戰略任務就是要穩住它的“統一戰線”。美國的這種戰略需求,因“天安號”事件和朝韓“炮擊事件”的相繼發生,找到了最好的實現機會,美國自然不會放過這種“契機”。自“天安號”事件發生以來,美韓在朝鮮半島附近海域的演習,幾乎每月一次,出動的各種類型作戰艦艇和飛機,其數量之多、規模之大、頻率之密集,都是近年來所罕見的,也使上述海域成為當今世界最大的演習場。
在朝韓“炮擊事件”發生后,美國一改前些時日因顧忌中國的反對的態度,而優先考慮韓國的“迫切愿望”,迅即做出決定,派遣“華盛頓”號航母駛入黃海。很明顯,此舉除了可以展示美國將與韓國“肩并肩站在一起”的決心以外,似乎還可以向世界表明:美國,也只有美國,可以罔顧中國的影響力,繼續為它的盟國提供戰略保護。
但是,美國的這一舉動也將帶來難以預估的后果,將各方在解決朝鮮半島問題上的分歧更加公開化。從中國領導人呼吁各方保持克制的講話,到中國外長與相關國家外長進行溝通,直至國務委員戴秉國前往韓國斡旋和中國政府朝鮮半島事務特別代表適時建議盡快舉行“六方會談”團長緊急磋商,這一系列舉動都反映出中國意在和平解決朝韓“炮擊事件”的努力,也體現了中國維護半島穩定的負責任的態度。相比之下,美國“粗魯”地將航母駛入黃海,完全是加劇局勢緊張之舉。
(來源:人民網-國際頻道 北京學者 編輯:楊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