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在線消息:近日鳳凰衛視主持人竇文濤在節目中無意間引用某媒體的觀點,“一個孔子抵不上一個章子怡”,引起觀眾強烈反應。原來這是在《新周刊》上一期關于“販賣中國文化”的專題中,北大教授、著名文化評論家張頤武在接受采訪時拋出的新銳觀點。
張頤武在接受采訪時稱———
“現在都說20世紀全球文化輸出中心是美國,一個很核心的問題就是20世紀是一個美國夢的時代……中國現在的經濟成長也很好,這個高速成長也可以打造出一個中國夢,要創造出一套對中國夢的文化想象,章子怡就是。這個小姑娘小時候看電影肯定也覺得那些好萊塢明星都不可企及,但現在,所有的大明星都在電影節上跟她平起平坐,這些大明星們都對她說:‘你是未來之星。’這就是中國夢。世俗文化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是一種低端、豐富的文化資源。傳統文化的精髓要通過大眾文化的出口才能流傳出去。”
“一個姚明,一個章子怡,比一萬本孔子都有效果。《大長今》就是韓國把低端和高端的文化打通的一個好例子。所以,要像重視孔子一樣重視章子怡,中國文化才會有未來。”
“孔子不是很偉大么,不是中國文化的代表么,章子怡也是中國人的代表啊,新聞周刊、時代周刊都拿她當封面來報道中國呢。既然如此我們也要尊重她,崇拜她,好歹中國人就這么一張臉讓人家記住了。”……
如果說一石真的可以激起千層浪,那么張頤武丟的這個一定是隕石級別的石頭。人們首先在網絡上對這一觀點開罵,有的論壇還專門開辟供網友發泄對此不滿的區域。
而圈內人對這一問題的看法明顯沒有離開他們的老本行:“教授沒準想炒作自己。”一位不愿意披露姓名的知名導演談及這一話題時稱,“章子怡目前的確是中國最有國際知名度的演員,她在國際上的影響力是誰也抹殺不了的。但無論如何,章子怡僅僅是一個電影演員而已,而孔子則是中國儒家學說的創始人,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圣人,將兩者相提并論的做法本身就荒唐可笑。”
隨后,一位影評人稱:“從最早穿紅肚兜亮相國際舞臺到最近穿阿瑪尼禮服、滿口英語出席奧斯卡,章子怡日益被國外觀眾接受,但是她這一形象本身所蘊涵的中國文化元素卻越來越少。章子怡在《臥虎藏龍》中扮演的玉嬌龍代表的是美國中產階級的審美取向,這一形象在中國國內很難引起共鳴。她不像‘大長今’,真正展示的是韓國國粹的東西,包括宮廷文化、美食、醫療,而章子怡演繹的都是虛構的傳奇人物,因此,認為章子怡比孔子更能傳播中國文化的觀點純屬無稽之談。”
對于章子怡的演技,《茉莉花開》原作者、著名作家蘇童則非常坦率:“三年前,章子怡能演到這個水平,已經是非常不錯了。我覺得,就目前而言,章子怡還不是演技派演員,她的演技還需要磨練。”
對這個觀點,孔學家怎么看呢?
曾在德陽文廟從事孔子研究工作、德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員劉章澤說:“孔子是圣人,章子怡是名人,兩人根本不能做比較,他們不在同一水平位置,完全沒有可比性。孔子是經過幾千年的歷史積淀后被后人世代供奉的圣人,他的思想、他的儒學等等影響了幾千年的中華歷史文明,直到現在這些仍被我們所用,他對中國乃至整個世界文化都作出了巨大貢獻,而這貢獻在浩如煙海的歷史中是能夠被沉淀的,被后人所銘記的。那么作為名人的章子怡呢?從某方面講,她也在推廣中國文化,因為她的電影,她的名氣,她為外人打開了一扇窗,讓他們認識中國并得到人們的認可。但這個推廣,只是某一方面的,不能與圣人相比。”
孔子后人:
她到底有多少文化?
巧的是,昨晚孔子的“令字輩”后裔、現從事傳媒行業的孔令琦來到了成都。在談到這個話題時,孔令琦表示了極大的不贊同。“章子怡代表的不是真正的中國文化,她只是一個中國符號。”說到尖銳處,他反問記者:“請問章子怡到底有多少文化?她竟然代表中國文化?”
孔令琦告訴記者,章子怡確實在西方很受歡迎,“外國人喜歡她,是覺得她越來越符合西方人眼中的中國女性形象,但這種形象中包含有太多對中國文化的誤讀和曲解,實際上章子怡呈現給大家的并不是真正的中國文化和中國內涵”。作為孔子的后裔,孔令琦稱,將章子怡和孔子相提并論進行比較這一行為本身就是對孔子和中國傳統文化的不尊重,“作為北大教授,出現這樣的觀點真的讓人十分遺憾”。
綜合網絡、演藝圈以及專家學者對這一論調的反應我們不難看出:人們的氣憤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是命題本身的孰重孰輕,演員章子怡真的比孔子還了不得?二是這一命題人的身份。普通人說也許沒關系,連教授都有這樣的看法,是不是顯得浮躁了些?(環球在線綜合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