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歷七月,民間俗稱“鬼月”,臺灣各界有著各種各樣的傳統禁忌。而在被視為“信仰缺失”的臺灣軍營,這方面的“信仰”卻毫不亞于民間,每到農歷七月,臺軍很多部隊都會舉行祭拜儀式,祈禱部隊能平安度過“鬼月”。除此之外,臺灣軍營中還存在著各種千奇百怪的禁忌,演變成一種光怪陸離的軍中文化。
海軍最怕“4”
在四周環海的臺灣,海軍在三軍中擁有著非同一般的地位。有趣的是,臺灣海軍的禁忌文化也是三軍中最為五花八門、登峰造極的。
說到禁忌,臺灣海軍最廣為人知的就是吃魚時不能翻過來吃。因為有個“翻”字,據說“翻”了魚就預示著可能會翻船,因此“翻”這個字在海軍中是絕對禁用的。作為一個由來已久的重要禁忌,很多臺灣海軍官兵甚至上了岸、退了伍,也不肯把魚翻過來吃。為了應對這個禁忌,臺灣海軍的食堂里做魚時會特別切成塊狀,避免翻魚的動作。
海軍還有一大講究就是關于艦艇的編號。臺灣海軍中有一個不成文的禁忌,那就是艦艇編號的每一位數字相加起來絕對不能等于4,否則就很可能會遇到麻煩,這是因為臺灣海軍曾經出事的幾艘艦艇其舷號幾乎都與“4”有關。例如1955年被擊沉的“太平號”驅逐艦,其編號是“22”,另一艘編號“103”的軍艦后來也出了事,編號“202”的“中海號”軍艦遭到魚雷重創。加上“4”與“死”諧音,從上世紀50年代起,臺灣海軍就開始禁“4”了。上世紀90年代服役的 “成功級”軍艦的編號是“1101”、“1103”,刻意跳過了“1102”。
臺灣海軍還有一個著名儀式,就是遠航至赤道舉行的“海龍王大典”。每年臺軍遠航支隊通過赤道時,會采“橫隊”方式編隊前進,同時鳴汽笛一分鐘,艦尾噴水柱以示慶祝。全體官兵還會集合到甲板上舉行“過赤道儀式”,獻上牲果焚香祭拜,祈求上天保佑航行平安。
令人大開眼界的是,甲板上還會出現由海軍官兵扮演的“海龍王”和“蝦兵蟹將”,身穿龍王服、手持龍王杖、頭戴面具的“海龍王”,還會“出巡”,對全艦官兵宣讀“圣旨”,同意艦船通過赤道線,并頒發“過赤道證書”。
此外,臺灣海軍如果在海上撈到尸體,有一個“潛規則”就是從哪邊撈上岸就要從哪邊放下船 (左舷撈上岸就要讓左側靠港、左舷下船),不能讓尸體跨過船的龍骨,不然船會出大事。而每當臺軍新買來艦船,服役前都要安排女軍官進行 “擲瓶”儀式,如果沒破就不吉利,為此還會提前找好有力氣的“擲瓶官”,傳授一些特殊技巧,保證一擲就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