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陸軍參謀長基亞尼和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馬倫日前在西班牙舉行會晤,這是基地組織頭目本·拉登被擊斃以來,兩國軍方高層的首次會晤。那么,這次會晤的目的何在?對于巴美關系又有什么樣的意義呢?中國國際廣播電臺環球資訊廣播就這些問題連線了駐巴基斯坦記者孫伶俐,以下是詳細報道。
主持人:伶俐,你好!請先給我們介紹一下這次會晤的情況是怎么樣的?
記者:好的。16號和17號,北約成員國國防部長會議在西班牙南部城市塞維利亞舉行,巴基斯坦作為觀察員國參加了會議,會議間隙期間,馬倫與基亞尼舉行了2個多小時的會晤。雙方討論了自5月2號本拉登被擊斃以來巴美兩國的緊張關系以及近來在阿富汗出現的暴力襲擊事件。馬倫的發言人在會后表示,雙方一致認為,兩國關系對于本地區來說仍是至關重要的,在過去幾個月,雙方都采取了積極的措施來改善兩國關系。雙方還討論了兩國軍事合作的現狀,并承諾將繼續推動兩軍加強合作。
主持人:那么這次會晤的目的是什么呢?有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
記者:由于美國和巴基斯坦目前的關系十分微妙,所以我覺得這次會晤的意圖十分明顯,就是希望能緩和兩國緊張的關系。但是從會晤的實際效果看,并不十分理想,雙方的分歧仍然很大。9月13至14號,在喀布爾的美國駐阿富汗使館和北約駐阿司令部遭到襲擊,造成15人死亡,美國懷疑是巴基斯坦武裝哈卡尼網絡所為。美國駐巴基斯坦大使表示,有證據表明,巴基斯坦政府和哈卡尼網絡有關,這必須停止。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馬倫曾經在4月份對巴基斯坦媒體表示,活躍在巴基斯坦西北部的哈卡尼網絡是巴美關系的癥結所在。這次馬倫在與巴基斯坦陸軍參謀長基亞尼會談時重申,希望巴基斯坦軍方在巴基斯坦的北瓦濟里斯坦地區采取行動打擊哈卡尼網絡。但是巴基斯坦陸軍參謀長基亞尼則在會談中強調要維護巴基斯坦的國家利益,他重申了巴基斯坦打擊恐怖主義的決心和承諾,但是也強調必須要符合國家利益和巴基斯坦人民的愿望。所以基亞尼實際上等于拒絕了美國提出的大規模打擊哈卡尼網絡的要求。但是他也表示,巴美關系正在改善,是令人滿意的。另外,2014年北約將按計劃全面從阿富汗撤軍,對于阿富汗是否為此做好了準備,基亞尼也表示懷疑。
主持人:那么,這次巴美軍方的高層會晤對于未來巴美關系的走向有什么樣的意義呢?
記者:我們知道,今年以來由美國特工戴維斯槍殺巴基斯坦人案件、美國無人機越境轟炸造成巴基斯坦平民傷亡等等事件引起的一系列矛盾使得巴美關系迅速降溫,尤其是5月2號,美軍海豹突擊隊采取單邊行動,在巴基斯坦境內將本拉登擊斃,事先并未告知巴方,導致了兩國關系惡化,隨后美國宣布中止向巴方提供的大約8億美元的軍事援助,巴方也宣布驅逐200名美軍訓練人員,兩國關系跌入低谷。不過巴美兩國也都認識到維護雙邊關系的重要性,因此在外交場合一致表態將緩和關系,加強合作。近來,兩國在聯合打擊武裝人員方面恢復了合作,8月下旬,巴基斯坦三軍情報局和美國中央情報局采取聯合行動,在西南部城市奎達郊區逮捕了基地組織頭目阿爾-毛里塔尼與2名基地組織高層人員。毛里塔尼主要負責策劃及執行基地組織在國際上的行動,聽命于基地組織最高領導人本拉登,負責襲擊美國、歐洲和澳大利亞的經濟目標。他的被捕是巴美聯合行動取得的成果,這意味著雙方已經開始恢復情報共享。但是9月13號發生的美國駐阿富汗使館遇襲事件使得兩國關系再次惡化,美國方面認為襲擊事件的幕后指揮是巴基斯坦武裝哈卡尼網絡,并表示將把證據提交給巴方,美國為此向巴基斯坦方面施加壓力,要求巴方打擊哈卡尼網絡。但是美方的要求并沒有得到巴方的認同。因此,由于兩國根本利益的不同,巴美關系的未來仍將是一波三折,不可能通過一兩次軍方高層會晤就得到改善。
(來源:國際在線 編輯:婧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