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綜合西方媒體3月24日報道,美國財政部23日晚公布了處理該國金融機構“有毒資產”的具體方案,計劃通過利用政府和私人資金來購買“有毒資產”以刺激信貸市場流動。“有毒資產”如何定價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問題,為此美國政府試圖推出低息貸款來吸引更多的私人投資者。財政部的方案公布后,美國股市反應積極,但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克魯格曼稱自己感到絕望。
***“消毒”資金公私兼顧
根據當天發表的聲明,財政部的核心方案是創建一個叫做“公共-私人投資項目”的基金來收購金融機構的問題貸款和證券等“有毒資產”。這個項目基金的總額將達到5000億美元,在未來可以擴大到1萬億美元的規模。
這筆5000億的資金將來自政府和私人投資兩個渠道。美國政府將出750億至1000億美元資金,這部分錢來自去年獲國會批準的7000億金融機構不良資產救助方案的余款和美聯儲以及聯邦存款保險公司的融資。除了政府提供的這筆錢外,5000億剩下的缺口將通過私人投資渠道籌集。
根據美國財政部的解釋,金融機構自身內部一點點清理“有毒資產”可能導致危機結束“遙遙無期”,而政府把“有毒資產”全部買下又會讓納稅人承擔所有風險,財政部23日公布的這個“公私合資”的舉措是個較好的選擇,因為它確保私人投資者與納稅人一道分擔風險,將來盈利也能分享收益。
***關鍵看“有毒資產”定價
不過這套方案有一個非常敏感的問題,就是“有毒資產”如何定價。美聯儲前主席格林斯潘當初支持將問題金融機構國有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可以規避“有毒資產”定價問題。而蓋特納現在是計劃采取拍賣的方式,讓私人投資者相互競價,選擇最高價格為有毒資產定價。
但是在常規情況下,即使私人投資者彼此之間有競爭,像對沖基金和私募股權基金這樣“財大氣粗”的私人投資者愿意為“有毒資產”支付的價格也遠遠低于銀行對銷售“有毒資產”的期望價格。但銀行如果不愿低價出售這些“有毒資產”,就沒有資金盤活信貸市場使其“重現生命力”。而私人投資者無法從銀行獲得貸款也就不愿意以高價購買這些“有毒資產”。
***政府向私人投資者提供擔保
為了打破僵局,美國政府計劃通過提供低息貸款吸引私人投資者出高價購買“有毒資產”,從而保護政府不用承擔過多的壓力。美國聯邦儲蓄保險公司將向對沖基金和私募股權基金等私人投資者提供85%的無追索權貸款。美國媒體援引消息人士的話說,為吸引私人投資者參與,財長蓋特納的經濟班子正在加班加點工作以獲得對沖基金和私募股權基金高管的支持。
***股市反應積極、諾獎得主“絕望”
實際上,財政部已于2月份宣布了這個項目的主要框架,但由于缺乏細節市場反應冷淡,主要股指甚至下挫。而在23日公布了帶有更多細節的方案后,美國股市反應非常積極,道瓊斯指數飆漲近500點,漲幅6.84%,是去年11月13日以來最大單日漲幅。標準普爾500指數和納斯達克綜合指數分別上揚7.08%和6.76%。
不過,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格魯克曼表示“感到絕望”,因為這項計劃跟去年前財政部長保爾森的方案相比沒有根本性變化,“注定遭到失敗”。(環球在線:董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