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貿壓力倒逼中國企業加速品牌建設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劉志敏、趙陽、王洹星、王朝朋):受外需持續疲軟、企業成本上升及貿易環境趨緊等因素的影響,今年中國外貿形勢不容樂觀。一季度中國進出口僅增7.3% 創2009年四季度以來的新低。面臨空前嚴峻的外貿形勢,中國出口企業開始加速品牌建設的步伐,以“創牌”代替“貼牌”,增加產品附加值,尋求更高的利潤空間。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對外貿易取得巨大成就,貿易大國地位逐步確立。目前,中國是全球第一大出口國和第二大進口國。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總經濟師陳文玲女士認為,雖然中國貿易大國的地位已經確立,但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中國品牌依然沒有形成。“我們雖然是第一出口大國,但我們的品牌優勢、品牌創造價值還沒有真正形成。因為在我們出口的商品中,中國的商品品牌基本還沒有進入全球前百位,世界前百位品牌主要還是集中在美、日、英、法等發達經濟體。因此我們的品牌的優勢還沒有形成,創造價值的優勢還沒有形成。我們雖然在努力地增加品牌價值,總的來說但還是不夠,我們的國際競爭力、核心競爭力還不足。”
陳文玲指出,中國出口的商品大部分屬于加工貿易,也就是俗稱的“貼牌”。中國出口企業還處在全球產業鏈的底層,雖然商品出口量很大,但由于沒有自己的品牌,創造的價值相對較低。
對于品牌的價值,青島雙星集團總裁汪海跟記者算了這樣一筆賬,“我們出口輪胎到歐洲,用他們的牌子就得2000歐元,用我們的牌子就500歐元賣不到。一雙鞋用‘鉤子’耐克品牌就賣1000多元人民幣,用雙星品牌的‘雙星’就賣200元人民幣。”
雙星集團擁有90年發展歷史,目前已發展成以鞋業、輪胎等為支柱產業的跨國集團。哪怕是這樣的大企業,依然能清晰感受到國際品牌競爭的壓力。在陳文玲眼中,汪海提到的這種價格差價,實際上就是品牌的差價。她說:“我們現在有相當多的企業生產的東西真的是物美價廉、物美價低!就是說東西是好的,但價格是低的,這個價格低在哪里?我認為最主要的還是低在品牌價值上。我們以前的設計能力、加工能力差,后處理差、設計差,但我們現在有相當多的企業在經濟轉型過程中,轉變發展方式,加工、設計等能力迅速提高,實際上,我們的創意、設計、工藝革命已經開始,但是我們的品牌培養還有相當長的過程。”
顯而易見,代工生產和自主品牌之間有著巨大的利潤差。因此,在外貿不景氣的情況下,很多中國企業為求生存,開始重視起品牌建設。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巴曙松指出,雖然代工生產目前在中國中西部地區還有增長空間,但隨著國內生產經營成本全面上升,研發自主品牌是企業生存的必由之路。“企業主觀上有慣性,代工雖然利潤不是很高,但很穩定,企業還能生存。與此同時,從外部推進企業從代工轉向品牌轉型的環境還有很多改進的地方。因為形成品牌需要大量的投入,怎樣來維護品牌,保護他的知識產權,這些方面其實很多的工作要做。從企業來說,代工只要做生產環節,但如有品牌就要做物流、銷售等多個環節。這部分代工還有增長的空間,因為我國中西部還是有競爭力,但隨著勞動力成本的上升會促使企業開始向研發、品牌轉移。”
- 環球 E-weekly
- 特稿 world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