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以市場換技術”泛指“引進合資”,目的就是方便導出“丟了市場,沒有得到技術”的推論。完全無視中國轎車業近30年來發展的跨越和創新
財經國家周刊報道 “以市場換技術”正在被作為一個符號,用來概括中國轎車業引進合資近30年來的實踐。“以市場換技術,丟了市場,技術一點也沒得到,中國轎車業已經淪為了跨國公司的附庸。”這種負面結論,在業內業外,在上自專家學者、下到網民憤青中間廣為傳播。
其實,稍微回顧一下歷史,就會看到,這是一種無意或有意的誤讀。
特指一個成功案例
“以市場換技術”最初特指“技貿結合”的一次成功案例。
1984年底,外貿部門擬議進口日本五十鈴公司4萬輛輕型卡車。這個批量相當于中國汽車當時年產量的十分之一,而國產輕型車的升級正為缺錢少技術而發愁。于是中汽公司董事長饒斌打報告給中央,要求在進口汽車的同時,作為附加條件,無償引進五十鈴的動態技術。
國家批準了這一建議,在外貿進口五十鈴輕型車的同時,引進了N系列29個車型的駕駛室、汽油和柴油發動機、變速箱等全套技術,供汽車工業消化吸收。在國家沒有另投一分錢的前提下,推動中國輕型車技術水平上了一個大臺階。兩三年后,國產輕型車全面占領了中國市場。
如此“以市場換技術”真相,凸顯的是改革開放初期汽車人的使命感,這個案例后來規范為“技貿結合”的書面表達,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對外貿易領域有過多次實踐,而與合資企業的理念和運作一點不著邊。
近年來,一些政府官員和學者把“以市場換技術”作為轎車業引進合資的概括,抨擊“‘以市場換技術’缺乏完善的制度和政策設計,導致的結果事與愿違。轎車工業在技術能力上長達20年的停滯不前,原因就在這里。”
對此,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常務副會長董揚曾撰文作出回應:三十年來,我國汽車工業一直在政府指導下,嚴格按照中央的戰略部署發展,從未將并不能準確概括中央改革開放方針全部內涵的“以市場換技術”作為發展指導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