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在線消息:由于人類的活動,地球的健康正面臨著越來越嚴峻的考驗,可謂“從頭到腳”毛病不少。科學家發現,今年南極上空的臭氧層空洞的面積和深度都創下了歷史紀錄,完全修復需要60年時間。而海洋由于遭受污染也出現了200個“死亡地帶”。
***臭氧空洞面積大于北美洲
據英國《衛報》10月20日報道,根據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19日發布的最新觀測結果,今年南極臭氧損耗嚴重。9月21日到9月30日,南極臭氧空洞平均面積為1060萬平方英里(約合2745萬平方公里),比北美洲的面積還大。
據悉,NASA“奧拉”衛星上的臭氧觀測儀可以測量到整個南極大陸從地表到大氣層上部的臭氧總量。該監測設備10月8日在南極東部冰原上空檢測到那里的臭氧量值極低,僅為85多布森單位(1個多布森單位是標準狀態下千分之一厘米的臭氧層厚度)。另外,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地球系統研究實驗室的科學家還利用氣球上攜帶的設備直接測量南極臭氧量,數據顯示,截至10月9日,南極的臭氧總量已經從7月的約300多布森單位驟降至93多布森單位。
更令科學家吃驚的是,臭氧層中距地表12.9公里至21.9公里范圍內的臭氧基本被損耗殆盡。7、8月份時,這一區間的平均臭氧量為125多布森單位,目前已經急劇下降,最低時測到的臭氧量僅為1.2多布森單位,幾乎完全耗盡。
臭氧層是指距離地球25至30公里處臭氧分子相對富集的大氣平流層。它能吸收99%以上對人類有害的太陽紫外線,保護地球上的生命免遭短波紫外線的危害。當臭氧層厚度低于220個多布森單位時,便被認為出現空洞。1974年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的羅蘭和莫萊特發現,大氣臭氧層已遭到嚴重破壞,人類頭頂上的這把“傘”已出現空洞,并造成地球溫室效應加劇。這主要是由于人類活動產生的氯氟烴等化學物質進入臭氧層后,消耗臭氧造成的。
“奧拉”衛星的微波分叉發聲器測量顯示,今年9月中下旬,南極平流層下部的含氯化合物一直處于極高水平。另外,平流層氣溫也是影響臭氧空洞的主要因素。氣溫偏低時,空洞面積變大、深度增加。氣溫偏高時,空洞面積縮減。10月至11月間,臭氧空洞將持續惡化,預計紫外線照射會異常增強。由于臭氧層損耗物質的釋放已經受到國際公約的限制并在持續減少,科學家估計,南極洲臭氧層空洞到2065年可以完全修復。
***“死亡地帶”數量不斷增多
10月19日,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在北京召開的大會上發布了《2006全球環境展望年鑒》,該報告稱,海洋中“死亡區”數量已經達到了200個,在過去兩年中增長了34%。
由于化肥、糞便、污水等排泄入海,為一些藻類提供了充足的養料,刺激這些海藻的瘋狂生長,加上空氣污染因素,導致海中形成了一些“低氧區”(low oxygenated areas)和“缺氧區”(de-oxygenated zones),不但魚、蝦、貝類無法在低氧或缺氧狀態下存活,連海草也難以幸存,因此“低氧區”和“缺氧區”又被稱為“死亡區”。
報告指出,從70年代以來,“死亡區”的數量和面積一直在擴大。1994年估計全球海洋共有149個“死亡區”,但2006年“死亡區”可能已多達200個。最早發現和記錄到的“死亡區”在美國東北的大西洋海岸、波羅的海、卡提加特灣(the Kattegat)、黑海和亞得利亞海東北部。最著名的“死亡區”在墨西哥灣,是由密西西比河排泄的養料導致的。最新的一些死亡區出現在南美、中國、日本、澳大利亞東南部和新西蘭等地區和國家的沿海。
海洋“死亡區”對漁業形成了極大的威脅,但如果風能夠將富有營養的水沖走,“死亡區”就可能復活。環境規劃署呼吁沿海國家采取措施控制陸源污染,遏止“死亡區”持續增多的勢頭。(康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