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中國青年報》以四個整版的篇幅聚焦“深圳十大觀念”,多篇述評與四篇評論相結合,闡述了觀念與深圳、與中國的關聯。對于十大觀念,長期關注深圳發展的中青報再次給予中肯評價,正如主打評論《觀念的力量》所言——“當我們需要一把尺子來衡量當代中國的精神刻度時,深圳是最無疑義的選項之一。這座城市輸出了改變這個國家的面貌、進而塑造這個國家當代形象的諸多觀念。”
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30周年之際由市民與專家共同推選出的“深圳十大觀念”已誕生近兩年,逐漸走向全國并影響全國。當深圳觀念的影響力和輻射力不斷增強時,《中國青年報》的冰點周刊團隊關注到了這一現象,由一位副總編輯帶隊,該周刊記者南下深圳,在一周的時間內展開深入采訪,探尋觀念的誕生、影響,探尋深圳在改革創新的道路上如何以觀念為引領為中國的改革發展探路,探尋觀念的力量所在。
昨天刊出的“深圳十大觀念”專題內容豐富生動。專題中的述評《深圳十大觀念誕生記》,從時任昆明市委書記仇和為昆明500多名黨員干部簽名贈送《深圳十大觀念》一書入手,寫出了十大觀念是如何“讓市民自己選”而充分體現民意的過程,如何引起專家學者關注并達成共識的過程,而最終“網絡投票結果和專家投票結果中有9條完全重合”,詮釋了十大觀念“從人民中來,到人民中去”的樸素道理。此外,《深圳觀念的中國顯影》、《蛇口岔道的兩塊路牌》、《改革探路的不竭光源》這三篇述評則以生動細膩的筆觸、深入淺出的剖析、娓娓道來的講述,一路梳理、挖掘,展示深圳在十大觀念等觀念的引領下,在過去和現在如何“敢為天下先”,如何影響并推動中國的改革開放歷程,呈現出一幅深圳在多個領域不斷創新、不斷突破的全景圖。
專題中,四篇評論猶如“點睛之筆”,蘊含先鋒理念,給人啟迪。其中,冰點周刊主編徐百柯撰寫的《觀念的力量》,道出了深圳觀念與中國改革發展的脈絡相連——“深圳是觀念的容器,也是觀念的放大器。深圳之為深圳,就一定要彰顯觀念的力量。從這個意義上說,這座城市更應該成為觀念的孵化器,成為中國市場經濟、社會乃至政治文明的一個思想引擎。”此外,《市場的力量》、《制度的力量》、《民主的力量》等評論則從深圳的觀念引領延伸開去,從不同角度切入,圍繞多條觀念,探討深圳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中、在制度變革中、在社會建設和綜合配套改革中的先行先試,彰顯了改革開放“試驗田”的風采與力量。值得關注的是,評論對“深圳十大觀念”在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價值體系中的啟發意義予以充分肯定,《市場的力量》一文強調,“深圳,毫無疑問堪稱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一個嶄新樣本。而深圳最終評選出的十大觀念,包括入圍的30大觀念,歸根結底,應該被放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價值觀的脈絡中,方能展現其意義和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