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資金投入 培養引進人才
現場:上海電氣集團是此次參展的著名的大型裝備制造企業。據介紹,上海電氣去年的研發投入近30億元。去年,上海電氣在握的核電站設備訂單已達200億元,涵蓋了我國所有在建和已核準建設的二代、三代壓水堆核電站,占了全國市場的“半壁江山”。
上海重型裝備制造行業協會啟動了人才儲備計劃,建立聯合培訓基地,構建技術改造項目交流平臺,通過“教授+工程師、工藝師”的團隊模式,為企業儲備技術人才,并開創了企業自主創新的新模式。
現狀:裝備制造業是資金密集型產業,投入不足是我省裝備制造業的一個突出問題。由于投入不足,許多裝備制造企業設備陳舊老化,只是在原有設備的基礎上購置了幾臺高新技術設備,甚至缺少一些關鍵設備,更談不上研發投入,嚴重制約了企業的發展。比如,我省多年來一直高度重視汽車工業發展,但對山汽的累計投入僅僅幾億元。我省裝備制造企業人才資源缺失,一方面技術人員和高級技工大量流失,另一方面又很少有新鮮“血液”及時輸入。
出路:設立專項扶持資金,以貼息、投資補助和資本金注入等方式重點支持核心的裝備制造企業技術創新和重點項目建設。對成功開發重大產品和成功引進外部大企業、大項目的有功人員及單位給予重獎。引導支持企業大幅度增加研究開發投入,對于裝備制造企業提高技術創新投入的比重,應給予稅收優惠,以降低研發企業承擔的風險,改變“研發不如引進”的局面。注重培養經營管理人才,加強培養創新型人才,通過職業教育定向培養企業生產的管理者與操作者,積極開展多層次、全方位的技術、技能培訓和教育,逐步建設一支創新型的人才隊伍。
加強自主創新縮小與先進水平差距
現場:沈陽北方交通重工集團展區負責人稱,技術研發是他們企業的血液,近七成產品都擁有一項甚至多項技術專利。目前,北方交通重工已經獲得和申請的專利技術達60余項,每5名員工中,就有一名科技研發人員。根據公司規劃的知識產權戰略,到2012年企業擁有專利技術數量將達到250項,實施并轉化專利技術50項,這會直接及間接創造經濟效益50億元。
現狀:裝備制造業的發展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研究單位、設計單位、制造企業、安裝企業和用戶的密切配合。但是,長期以來,我省裝備制造業在新技術、新產品的研發能力上仍然薄弱,缺少自主知識產權,產業主體技術依賴國外,大量先進設備,仍主要依賴進口,缺乏具有總體設計、成套能力和系統服務功能的龍頭企業,往往偏重于整機的引進,對關鍵零部件和原材料的引進消化相對重視不足,使裝備制造企業技術進步陷入引進-落后-再引進-再落后的惡性循環中,制約了企業的健康發展。
出路:要運用技術創新提升制造業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就要建立以制造業企業為創新主體,以國際制造企業、大專院校和科研院所為依托,政府為引導,中介服務為紐帶,以創業人才、創新資金、專利技術和信息資源為創新基礎,以市場為導向的技術創新能力,不斷地開展技術創新活動,獲得持續的競爭優勢。同時,隨著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實現和調整,需要對制造業企業技術創新體系進行動態調整和修訂,確保企業所采取的技術創新模式和途徑以及由此形成的企業技術創新能力始終與核心競爭力相適應。加強科技交流與合作,努力在重點領域取得新突破,攻克一批具有全局性、帶動性的關鍵技術,實施一批重大科技示范工程,形成比較完整的科技布局,把自主創新工作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