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人民同甘共苦,與人民團結奮斗——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
奮斗征途上,時刻銘記當初為什么出發。
“我們一定要始終與人民心心相印、與人民同甘共苦、與人民團結奮斗,夙夜在公,勤勉工作,努力向歷史、向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
2013年11月15日,新當選的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同中外記者見面,話語樸實卻字字千鈞。
這次被海內外媒體稱為“習總袒露心扉”的1500余字的演講中,19次提到“人民”二字。
一心為民,這是共產黨人與生俱來的品質與情懷。
十八大后,在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體學習時,習近平總書記就強調,一個政黨,一個政權,其前途和命運最終取決于人心向背。如果我們脫離群眾、失去人民擁護和支持,最終也會走向失敗。
以心交心、以情融情。歷經風云變幻,黨和人民建立起牢不可破的感情紐帶!
人民情懷,生動展現在深入基層一線問疾苦、察民情、接地氣。
2012年歲末,河北阜平正逢零下十幾度嚴寒,玻璃窗上掛著冰花,駱駝灣村村民唐榮斌家來了一位不尋常的客人。
他進門嘮起家常,接過從鍋里剛蒸出、冒著熱氣的土豆,掰開一塊放在嘴里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
要看,就看實情,“是什么樣就是什么樣”。
要看,就看真貧,“真正了解大家的生活狀況”。
這位客人就是專程前來訪貧問苦的習近平總書記。在他看來,“常去貧困地區走一走,常到貧困戶家里坐一坐,常同困難群眾聊一聊”,正是共產黨人宗旨的體現。
45年前,不滿16歲的習近平來到陜北高原做知青,在延川縣梁家河大隊一干就是7年。種地、拉煤、打壩、挑糞……他什么活兒都干,什么苦都吃,和老鄉們甘苦與共。
從陜北農村到河北正定,從福建到浙江再到上海,習近平始終扎根基層,心懷對人民的質樸感情。他深切了解什么是中國的農村、什么是老百姓的喜怒哀樂、什么是中國的基本國情。
“心懷百姓,一以貫之。”正定縣塔元莊村村主任趙桂林30年前就同時任正定縣委書記的習近平相識,“始終能走到老百姓中間,始終跟老百姓打成一片,這是他留給我最深的印象。”
一年多來,從太行山深處的河北阜平到“瘠苦甲于天下”的甘肅定西,從湘西特困農村到沂蒙革命老區,總書記的身影一次次出現在貧困地區。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大家一起來努力,讓鄉親們都能快點脫貧致富”。
其他中央政治局常委同志,也深入基層調研,聽民意、察民情……
2013年8月中旬,李克強來到甘肅岷縣漳縣地震災區看望受災群眾。他說,大家既要安心,也要有信心,一只拳頭的力量有限,我們一起努力,千只手萬只手握起來就一定能戰勝困難。
4月中旬,張德江在山東深入基層調研。他強調,要堅持把辦好廣大人民群眾的事作為最大責任,解決好關系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突出問題。
3月下旬,俞正聲在貴州考察。他特別叮囑當地干部和有關部門,要把改善群眾生活放在首位,幫助困難群眾盡快脫貧致富,過上好日子。
5月中旬,劉云山在河南調研。他強調,我們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黨,為了人民是本質,服務人民是天職,一切奮斗都是為了人民的幸福生活。
9月初,王岐山在天津考察。他強調,要抓住中秋、國慶重要節點,剎住公款送月餅節禮、公款吃喝等不正之風,抓黨風促民風,營造風清氣正的社會環境。
4月上旬,張高麗在山西、新疆調研。他強調,要時刻關注民計民生,幫助群眾解決就業、社保、醫療、上學等方面的實際困難,不斷改善生產生活條件。
人民情懷,突出表現在危難時刻與人民群眾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
2013年11月22日,山東青島黃島中石化東黃輸油管線泄漏引發重大爆燃事故。習近平總書記專程來到這里。
“你們安排好了,我們才能踏實。”看望遇難者家屬時,他深情地說。
四川蘆山地震、吉林德惠大火、甘肅岷縣地震……緊急危難時刻,中央領導同志均立即指示確保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并迅速趕赴現場,察看災情,慰問群眾。
“總書記走進我家帳篷,問下雨時候滲水不,帳篷外路溝排水如何,還問吃得好不好……”65歲的蘆山龍門鄉青龍場村民朱國清,清楚記得習近平總書記震后看望他們時的細致入微。
人民情懷,深刻體現在尊重人民的主體地位,知民意、為民生。
“得一官不榮,失一官不辱,勿道一官無用,地方全靠一官;穿百姓之衣,吃百姓之飯,莫以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
在山東菏澤,習近平給市、縣委書記念了這幅古人留下的對聯。他說,封建時代官吏尚有這樣的認識,今天我們共產黨人應該比這個境界高得多。
同出租車司機探討“打車難”問題、和高校畢業生探討就業形勢、詢問農民工生活情況、慰問環衛工人、到偏遠農村探訪實情……不僅飽含關愛之情,更在苦思應對之策;不僅針對現實突出問題,更探索長遠破解之道。
住房是民生之基。2013年基本建成470萬套、新開工630萬套保障房和棚戶區改造的目標任務已超額完成。按照中央部署,今后5年我國將再改造各類棚戶區1000萬戶。
“社會政策托底”“保障基本民生”……一年多來,無論是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還是國務院常務會議,一次次傳遞出兜底線、保基本的清晰信號。
從轉變政府職能到促進司法公正,從促進教育公平到促進就業公平……黨和政府的一系列舉措,彰顯著公平正義的執政理念。
“生活在我們偉大祖國和偉大時代的中國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機會,共同享有夢想成真的機會,共同享有同祖國和時代一起成長與進步的機會。”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三個共同享有”,點明了凝聚人民力量的基礎。
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心系百姓冷暖,以群眾期盼為己任,真摯的人民情懷深沉而堅定。
“我們共產黨人好比種子,人民好比土地。”2013年12月26日,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20周年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援引毛澤東同志的比喻,要求全黨同志堅持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
人民至上,天下歸心。
永遠同人民在一起——一年多的實踐再次證明,這是中國共產黨人始終永葆青春活力和戰斗力的傳家寶!
2013年12月15日,距地球38萬公里外,第一次出現在月球上的五星紅旗與璀璨群星交相輝映,成為渺遠深邃宇宙中一道亮麗風景。
“嫦娥”與“玉兔”把中華民族的千年夢想又向前推進了一大步……
歷史是永不停歇的車輪,夢想是照耀未來的明燈。
頑強奮斗,艱苦奮斗,不懈奮斗——
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更加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下定決心、排除萬難,在實現中國夢的征途上昂揚奮進。(記者張宿堂、秦杰、李斌、陳二厚、霍小光、張旭東、劉華、王宇、華春雨、何雨欣、黃小希、林暉、楊依軍、徐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