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投資改革:多設路標少設路障
大幅取消投資審批事項,盡量縮減投資項目政府核準,金融、鐵路等領域向民間資本開放,放寬公司注冊資本登記條件……
黨的十八大以來,政府對企業投資“多設路標,少設路障”,一批企業投資的“玻璃門”、“彈簧門”、“旋轉門”被破除,企業投資自主權極大地提高。
簡政放權,增強企業投資自主權
10月23日,第十七屆京港洽談會在京開幕,北京優化投資項目審批流程成為熱點話題。不少客商驚喜地發現,過去涉及10多個工作部門、80多個環節、歷時300多個工作日才能審批下來的建設項目,今后109個工作日就可完成。
簡政放權,是投資體制改革邁出的關鍵步伐。市場經濟,“誰投資、誰決策、誰收益、誰承擔風險”。投資體制改革,就是把市場能辦的多放給市場,社會可以做好的交給社會,減少政府對微觀事務的干預,增強經濟發展內生動力。
簡政放權,重在“一多一少”。
投資審批多放權。今年5月,第一批取消和調整的企業投資項目核準事項,通過《國務院關于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審批項目等事項的決定》予以公布,其中取消13項、下放12項,向市場釋放了積極信號。
投資項目少管制。新修訂的《政府核準的投資項目目錄(2013年本)》,共取消、下放和轉出涉及企業的投資核準事項40多項,將于近期發布實施。經測算,中央管理層面的項目核準工作量將減少約60%。
政府管理不能越位、錯位,更不能缺位、不到位。在簡政放權的同時,政府也在強調控、重監管,防止由于監管真空造成的過度投資、重復建設和無序競爭,走出“一放就亂、一收就死”的怪圈。
“松綁開路”,激活民間投資健康發展
國家統計局日前公布的數據顯示,1—7月、1—8月、1—9月,民間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始終保持在23.3%的水平上,結束了上半年民間固定資產投資增速逐月下滑的狀況。
為民間資本“松綁開路”,就必須打破阻礙民間投資健康發展的“玻璃門”、“彈簧門”,以及“表面迎進去、實際推出來”的“旋轉門”。“破門”的關鍵在于政府主動“開門”,消除體制性、政策性障礙。
主動“開門”,先要摸清“門”在哪里。過去,鼓勵民間投資的政策出臺了不少,可效果怎樣、還有什么障礙等等,無人跟蹤評估。今年5月,國家發改委首次商請全國工商聯,對2010年出臺的《國務院關于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及其42項配套實施細則落實情況進行第三方獨立評估,并提出具體政策建議。
有了對鼓勵民間資本的政策細則的評估,還應有針對性進一步細化落實。今年9月,國務院常務會議專門研究部署了有效落實鼓勵民間投資發展政策,要求各部門“定目標、定事項、定責任、定時間、定結果”,限期拿出改進措施。
改革的決心贏得了民間投資的信心。今年前9個月,民間投資增速不僅高于同期全社會投資增速,而且所占比重從2012年的61.4%提高到63.6%,為拉動內需、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再接再厲,最大限度縮小核準范圍
審批范圍縮小了,核準權限下放了,投資壁壘減少了,企業投資自主權提高了,地方的積極性增加了,但加快形成“市場引導投資、企業自主決策、銀行獨立審貸、融資方式多樣、中介服務規范、宏觀調控有效”的新型投資體制,仍任重道遠。
激發企業投資熱情,政府要進一步放權。正確處理政府與市場的關系,將企業能夠自主決策的還回去,將地方能夠管好的放下去。據介紹,在2015年前,我國還將再次發布新修訂的政府核準投資項目目錄,最大限度縮小核準范圍。
鼓勵民間投資,還要多設路標、少設路障,為民間投資發展營造良好發展環境。國家發改委負責人表示,將進一步落實促進民間投資政策措施,及時完善細化政策。通暢民間投資進入基礎設施、基礎產業和公用事業等領域的渠道,督促地方、部門推出鼓勵民間投資參與的重大項目,讓民間投資釋放巨大潛力,為中國經濟發展和轉型升級增添持續動力。
實習編輯 夏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