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投融資改革將使鐵路建設提速提質,有助于長期建設發展。過去20年我國鐵路運營里程復合增長率僅為2.5%,到2012年底達到9.8萬公里,僅為美國的38%左右,高鐵為9356公里,位居世界第一,初步建成了高鐵運營網路。不過與發達國家相比,2012年底我國人均擁有量、路網密度僅為6.9KM/百萬人和17KM/萬KM2,遠低于歐洲、日本等發達國家的15-30KM/百萬人和30-70KM/萬KM2的水平,對比來看我國鐵路和高鐵建設遠未達飽和,不存在產能過剩,但僅依靠中國鐵路總公司,難以實現快速發展。
今年5月,國務院公布的《關于2013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的意見》已就鐵路投融資體制改革進行部署,要求建立公益性運輸補償制度、經營性鐵路合理定價機制,為社會資本進入鐵路領域創造條件。
事實上,自從今年3月份鐵路正式拉開“政企分離”大幕后,鐵路建設投資逐漸恢復增長。6月份,中國鐵路總公司固定資產投資為583.21億元,環比(比上月)增長24.87%,基建投資為546.88億元,環比增長18.12%。和此前數據相比,已經大為提速。
未來鐵路投資建設,將更多的投向中西部地區。一方面是因為中西部鐵路發展相對滯后;另一方面是為了推動扶貧攻堅,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和積極穩妥推進城鎮化,更好地實現群眾改善生產生活條件、增加百姓收入。
盡管目前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但下行的壓力仍然存在。24日公布中國7月匯豐制造業PMI預覽值47.7,創11個月最低水平,6月份PMI為48.2。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諸建芳認為,從穩增長的角度看,目前要做好穩投資,“不過在投資方面,我們大的原則是不要加劇以后的產能過剩,要做有效投資。”普遍的觀點認為,鐵路投資是有用、有效投資,不僅能夠消耗一部分過剩的鋼鐵、水泥產能,還可以推動鐵路機車及相關零部件的發展,為經濟平穩運行打下更牢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