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有利于樓市調控
房產稅改革自破題之日就與樓市調控結下密不可分的關系。近一段時間,一些地方房價持續升溫,健全樓市調控長效機制、利用房產稅等市場手段代替“限購”等行政手段的討論再次高漲,而房產稅擴圍也成為目前業內人士相對集中的政策猜想。
自2011年1月房產稅改革在上海、重慶試點后,改革的步伐可謂波瀾不驚。今年年初全國“兩會”上,財政部部長謝旭人明確,2012年將適當擴大房產稅試點范圍。在還剩4個多月的2012年,房產稅改革的進展的確值得關注。
毋庸置疑,通過對住房環節征稅,抑制投機性購房、調節收入再分配,在以美國為代表的發達國家十分普遍,在經濟欠發達國家,例如津巴布韋,也會征收房產稅對個人住房進行調節,這是一種必要的經濟手段,也是我國目前相對欠缺的一種手段。
房產稅是樓市調控的一個手段,但樓市調控一定是綜合的調控,正如很多業內人士所指出的,國際上房地產政策實施較為成功的國家和地區,都通過建立完善的財政、稅收、金融等政策體系,運用政府和市場兩只手,確保樓市的健康運行。
“房產稅即使發揮出調節作用也難以替代限購措施,限購和房產稅是不同性質的手段,當游資、民間資金更多地進入到實體經濟領域,房地產市場恢復常態時,限購自然就會取消。”財政部財科所副所長劉尚希說。
財政部財科所副所長白景明認為,房產稅發揮對房地產的調控作用,基礎是要理清目前房地產開發、轉讓、保有等各個環節稅費,同時,稅收機制的建立一定要與包括保障房在內的多種機制一同協調,才能構建起房地產調控的長效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