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讀2011中國發展的“大勢、大事、大是”
品讀2011中國發展的“大勢、大事、大是”
——為新華網記者與六位專家學者的“年終通信”獻序
新華網記者 黃庭滿
“中國2011”是一本年度“大書”。
“書”中的劇情豐富,情節生動,有跌宕,也有起伏。既有作為國家發展進程中永恒記載的重大時間節點、重大歷史事件,如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十二五”規劃實施,也有引起社會大討論的突發事件,如“小悅悅”等事件;既有“頂層設計”的大政新舉,也有底層推動的創新實踐,等等,不勝枚舉。
作為時代船頭的“瞭望者”,我們最該怎樣讀這本“書”呢?老前輩“同行”、近代新聞史上杰出的新聞人士鄒韜奮在著作《<萍蹤寄語初集>弁言》中說:“我們要研究中華民族的出路怎樣,不得不注意中國所在的這個世界的大勢怎樣,這兩方面顯然是有很密切的關系。”我們理解,鄒韜奮先生實際上告訴了我們作為記者的一種“瞭望”方法,就是要把中國與世界與時代聯系起來觀察研究。
于是,我們嘗試著用這種方法來讀這本“書”,我們將“書”中的一個脈絡——中國“頂層設計”的重大事情抽取出來,用這種方法來品讀。
我們入神地品讀,也讀到了很多新的體會。
在這本“書”里,我們讀到了“大勢”:一是中國發展大局的總趨勢,一是中國對世界經濟發展演化基本形勢冷靜清醒的“審時度勢”。對于這兩個“大勢”,我們比以前看得更清楚了。
從歷史的縱向視角看,一個路徑在2011年格外鮮明:中國堅定地把“中國式現代化”視作走向復興的路徑。
中國共產黨用90年時間深刻地改變了中國人民、中華民族的命運,改變了全球發展的格局和世界歷史的走向。特別是30多年來,中國共產黨啟動了中國改革開放的新時代,不斷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國情和社會實踐,與時代要求和世界潮流相結合,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走出了一條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現代化道路。中國共產黨在她90周年生日之際,鄭重向世人宣告,這條路將不可逆轉地繼續向未來延伸,指引中國繪就更加壯美的現代化畫卷。
從世界的橫向視角看,一種施政品格在2011年格外突出:中國對世界經濟發展演化基本形勢冷靜清醒地“審時度勢”。
美歐上演的一波波金融危機故事告訴世人,西方主流觀點長期認為很牢固的由發達國家自后冷戰結束起打造的世界經濟秩序,很明顯地松動了,世界經濟格局正在發生重大而深刻的變化。
中國以登高望遠的恢宏視野,以緊跟時代的新銳思維,科學判斷世界經濟發展演化基本形勢,準確定位自身發展方向,制定實施的“十二五”規劃,明確提出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意味著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將邁出更大步伐,將為中國全面推動經濟社會發展轉型奠定體制基礎。這是國際金融危機后中國實行的第一個五年規劃,與此前的“十一個”規劃有著轉型層面的差別,可謂改革開放30多年后的一次再出發。
在這本“書”里,我們讀到了“大事”:一系列重大的事件、重要的事情。我們側重從兩個“社會空間”視角,選取其中的若干焦點大事來品讀。
從現實社會視角看,這樣幾件事的發生發展“劇情”引人入勝:
一是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年初,國務院常務會議即“舉而措之”啟動調控,一段時間內,一些地方在觀望與跟進中“糾結”,市場也在觀望與心存僥幸中“糾結”,但中央年底再“預告”:2012年堅持房地產調控政策不動搖;史上最大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數月處于輿論的擔憂之中,10月底“真相”大開:千萬套保障房如期按量開建。由此可見,中央態度之堅決、力度之大,史上罕見,其中意涵是為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凝聚力量,著實為大事。
二是大力支持小微企業等實體經濟發展。小微企業、實體經濟——這些多年被輿論淡忘、已較少提及的詞匯,今年高密度地進入最高決策層視野,總書記總理多次發出“大力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動員令,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明年“牢牢把握發展實體經濟這一堅實基礎”;國務院召開常務會議專門研究支持小微企業發展的措施。究其背景,一是因為美歐上演的一波波金融危機故事提供了鏡鑒:超脫于實體經濟發展之外的繁榮終歸是一場幻夢;二是因為國際金融危機以來,國內許多小微企業在轉型中遭遇前所未有的瓶頸,一些企業和游資凸顯浮躁逐利風氣,實業精神退化。由此可見,中央高瞻遠矚的部署,著實為大事。
從虛擬社會視角看,這樣幾件事表現的“主題”讓人眼睛為之一亮:
一是2月19日,胡錦濤總書記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社會管理及其創新專題研討班開班式講話中指出,“提高對虛擬社會的管理水平”。這是最高領導人首次把虛擬社會管理納入社會管理,把虛擬社會與現實社會管理統籌考慮提出的論斷;二是十七屆六中全會明確提出“發展健康向上的網絡文化”,標志著這項任務已上升為國家戰略。
究其背景,一是因為互聯網技術出現和發展,已形成一個以網絡空間為基礎的虛擬社會,導致了“二重化人類社會”的出現,人類社會由此分化為現實社會和虛擬社會兩大部分,給人類生活、人類社會歷史和人類進步、文化演進的軌跡帶來前所未有的變革;二是因為虛擬社會越來越展示出其對現實社會的影響力和“反作用力”,正日益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變革力量;三是2011年,虛擬社會中新的技術應用快速發展,其“雙刃劍”作用中的負面效應前所未有地凸顯出來,對經濟社會發展秩序造成嚴重干擾。由此可見,中央戰略性的創新部署,著實為大事。
在這本“書”里,我們讀到了“大是”:一個是國計必須反映民生這個“大是”;一個是文化為國家根脈這個“大是”。對于這兩個“大是”,我們比以前看得更清楚了。
“民為邦本,本固邦寧”,講得是國與民的關系,也講得是治國大計與人民生計的關系,這一關系的“大是”表現在:國計與民生密不可分,國計必須反映民生,民生事關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求國計之真,必務民生發展之實。
作為中國調控經濟和社會發展節奏“治國大計”的“十二五”規劃要求,將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明確提出“富民”的目標和任務,把提高居民收入、縮小貧富差距作為全新思路和戰略。作為“十二五”規劃的開局年,2011年,指向就業、教育、分配、社保、穩定等民生問題的國計呈現出諸多創新亮點。
人的行為總是由思想支配的,文化是人的思想集合,所以文化必然在國家、社會各個領域起著引領作用。這說明文化是一個國家和社會發展的“大是”問題,表現在:文化是是“精神之父”,是國家根脈,是經濟發展之根,是綜合國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求國家發展之真,必務文化建設和提高文化軟實力之實。
改革開放30多年來,總體意義上講,是經濟發展作為時代舞臺領銜主角的時期,與令世人矚目的經濟成就相比,文化魅力和影響未形成與經濟成就相匹配的拓展;跟發達國家相比,中華文化還存在著結構性的“文化逆差”。十七屆六中全會作出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弘揚中華文化,努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戰略部署,表明文化改革發展開始登上時代舞臺,成為又一主角。
我們反復地品讀,并記下心得體會。
為了進一步加深“中國2011”這本“書”的領悟,時近歲末,我們懷著求知的熱忱,給多位專家學者寫信,將我們的體會和盤托出,就教于他們。這些專家學者不久就給我們回了信。
這些信,針對重大時事新聞背后的縱深與時局,放言暢談當下中國的大轉型、大趨勢與大命題,道出獨特的認知與洞見,像一把火,點燃了我們的心,使我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中國2011”這本“書”,也使我們眼前出現了一把開啟新時代大門的金鑰匙,轉動這把金鑰匙,一個發展質量大大提升的中國新“巨變時代”來臨,中國下一階段持續健康發展的趨向勢不可擋。
致敬!“中國2011”年度“大書”。
來源:新華網 編輯:馬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