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在蘭州市西固區一居民區,居民們排隊打水。當日,蘭州市自來水苯含量超標事件發生后,當地發生污染事故的水廠自流溝進口已被緊急關停。為保障市民用水,當地政府啟動應急預案,積極調配安全水源,由消防、環衛等部門采取定點、定時的方式向居民免費送水。目前當地環保等部門已介入調查,連夜采集水樣做進一步檢測,力爭盡快找出污染源。新華社記者陳斌 攝
未來飲水如何保安全?
在新型城市化發展進程中,重化工和一些污染比較嚴重的企業遠離市區成了眾多城市共同的做法。
據了解,中國石油蘭州石化是我國“一五”時期布局建設的156項重點工程之一,經過多年改造擴能,現已形成原油一次加工能力1050萬噸/年,乙烯生產能力70萬噸/年。
而蘭州石化地處蘭州市區黃河段上游,緊鄰黃河,而黃河是目前蘭州主城區唯一的水源地。
王金生說,蘭州石化和黃河水源地之間的矛盾是由歷史原因造成的,化工企業本不應該和水源地布局在一起,因為兩者互為矛盾體。
2007年,環保部組織的石化行業風險排查中,蘭州石化被確定為重大環境風險源單位,對蘭州、銀川、洛陽、鄭州、開封、濟南等多個城市的飲水安全存在著潛在的威脅。
作為我國西部一家大型煉化一體化企業,蘭州石化為蘭州乃至甘肅經濟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然而,在環保日益受到重視的今天,地處城區和黃河邊的蘭州石化,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記者了解到,關于蘭州石化搬遷的討論已在甘肅持續多年,甘肅省、蘭州市以及蘭州石化都在積極行動。在搬遷問題明確之前,近年來蘭州石化也在不斷投入巨資進行環保方面的技術改造。
受到污染的4號自流溝現已停用,蘭州已開始修一條從第一水廠到第二水廠的應急管道,以把污染段的苯超標物質隔離掉,但專家表示,這只是臨時的措施,從長期看,需要尋找新的水源地。
蘭州市委書記虞海燕12日在西固區政府召開的一次會議上也表示,蘭州威立雅公司的北線(即自流溝)穿越石化區,供水確實存有一些隱患,從現在開始,就要積極想辦法開辟第二水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