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慶后:有一些官員也下來了,我們國家財政鼓勵他們下海,因為畢竟關系到很多經營,他是下海經營商肯定也會產生社會效應,我想你后面反腐敗肯定也要清理一部分不合格的官員,剩下的官員考核合格的話,你要說清楚,你要當政府官員就是為人民服務的。第二個你是沒有什么隱私的,因為你這個權利要在陽光下接受群眾監督的,但政府要考慮提高公務員收入,要解決他的后顧之憂,實際上它就比較體面的去執行,因為國家公務員也畢竟是我們執政基礎,整個國家機關還是要靠公務員,要培養一支精干的高效的為國家服務的隊伍。
主持人:相信這應該還是有一個過程,改革逐漸的會收到一個成效。下一個您的建議,延遲退休,大家也特別關注,您的建議是暫緩推行,當然也有一些專家認為應該推行了,比如說您現在認為現在中國并不缺勞動力,但是有人認為現在還是缺勞動力,比如說春節前后特別明顯就會很多地方出現招工難,用工荒,娃哈哈有沒有這種問題?
宗慶后:我想應該說黨中央提出來退休延緩的政策我覺得是比較前瞻性的,看到了發達國家人的老年化,包括人口出生率的下降產生的問題,但是我感覺我們現在應該暫緩延遲退休,主要是我覺得我們國家統計局人口統計的數據不正確,為什么呢?我跟下面接觸比較多,現在90后開始農村生兩三個,三四個一個家庭的人太多太多了。
宗慶后:我不方便把這個地級市說出來,有個地級市就有235萬人就沒有報戶口,而且為什么地方也不會報?報了之后計劃生育沒控制好,他也是在考核當中也是扣分,報戶口要交錢,有的人也不愿意報,所以實際上有很多的人,你說這兩年我們大學生畢業就業就比較難。今年就700多萬大學生就業問題,所以如果要是延緩退休的話,就給年輕人就業帶來更大的問題,如果年輕人就不了業,我想您這個社會也不穩定,所以我覺得還是要延緩這個問題,等待真正確認的時候再去搞這個。
主持人:其實您剛才提到的是一個很有意思的社會現象,一方面確實大學生就業難,但是另外一方面中低端的勞動力,我們說的藍領工,確實很多地方又出現了招工難,您怎么來看這個現象?
宗慶后:這個是兩個問題,一個我們大學搞的太多了,中國技校沒有了,其實我覺得人才是各個方面的,大學畢業之后實際上就想坐辦公室,不想干其他工作的,寧可工資低點也是喜歡坐辦公室,但是實際上我認為企業沒有那么多辦公室可以坐,所以現在為什么一考公務員就是大家去考公務員去了。另一方面就是就業的機構可能是有點問題,第二個我就覺得確實來講沿海地區收入不高,但是生活成本比較高,他也無法在你這打工,所以他不回家打工還好一點,所以沿海地區的招工難的問題實際上并不是結構性的問題,并不是說勞動力沒有的問題。
主持人:就是說宗總的概念是結構失衡,并不是說中國現在缺勞動力,缺的是好用的藍領工人,而不太好用的有本科學歷的人。
方軍:大學生的問題確實是剛才宗總說,回過頭來我們會看您剛才也提到,大家不要擠公務員,本身公務員就應該精簡隊伍,那么徐強你說藍領的部分,大家在用工荒這個成本不斷增加,那么夾在中間,現在每年700萬也好,600萬也好的這些大學生,出路在哪呢?
宗慶后:實際上我還是建議回下面去,你想想我們醫科大學畢業生,我們大醫院里面博士生、碩士生在藥房里配藥,在下本科生也是,為什么你現在看病你說看大醫院病的,中小醫院根本沒人去看,人才沒下去,裝備也比較差,所以他看病的隨著比較低,所以沒人愿意在下面看,都到大醫院去了,包括上次我看媒體的記者,是去年,他說他北漂漂了十來年,他認為問我還是繼續北漂還是回去好?我說你還是回去好,回去說不定當上縣長了,現在北漂漂了十來年什么東西都沒漂出來。
主持人:相信這也是將來一個改革的方向,也可以逐漸解決這個問題,通過城鎮化的推進,逐漸的縮小城鄉之間還有這種特大型城市和中小城市之間社會發展經濟發展的差別,這個問題可能會逐漸的得到解決,可能會越來越多的大學畢業生,因為到了中小城市以后工作環境各方面逐漸跟大城市越來越接近了,這個選擇的余地就很大了。好,最后一個關于您的建議的問題,中國剛剛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貨物貿易國,您今天有一個建議叫平衡進出口貿易,降低外匯儲備,今后要從鼓勵出口變為鼓勵進口,來闡述一下您的觀點。
宗慶后:我想我們現在確實大量的外匯儲備,結果就是人家讓你增值,讓它貶值,而且你買了人家的國債,等于你的財務白白送給人家了,我們是拿來真金白銀的東西給了人家,人家不賣東西給你,就給了你一個數字,所以我覺得這樣子做我們吃虧了,就把錢白白送人家了,所以我應該說你現在貿易的話,我賣多少東西給你,你也賣多少東西給我,財富換財富。
主持人:但是關鍵有一個問題,我們有什么可往回買的?你比如說制造業工藝品,中國生產的是最物美價廉的,好多想買的又不賣。
宗慶后:現在就是我們想要的不賣給我們,所以我想你不賣給我,我也不賣給你,實際上你看看外貿出口,實際上我們現在被人家賒帳,賒了帳以后還賴帳,如果真的是出口性怕就業有問題,你把出口東西分給老百姓,把內需也拉起來了。
主持人:比如說現在娃哈哈有沒有想去國外買一些東西回來?
宗慶后:我現在在國外買東西比較多,你像我奶粉也是國外進口的,因為國內沒有資源,我們一些設備也都是進口的,比方說先進的設備也是從國外進口的,所以我現在主要還是進口,出口還沒有像進口那么多。
主持人:朋友們正在收聽的是中央臺經濟之聲兩會高端訪談《企業家說》,今天做客直播間的是全國人大代表、娃哈哈集團代表兼總經理宗慶后先生,同樣還有財經評論員方軍:一同參與我們的討論,下面這個環節是政商關系。我們下面聊一下企業和政府這個話題,我知道有很多的民營企業的企業家都有點怕和政府打交道,尤其是怕和不是本地的政府官員打交道,尤其怕和中西部地區的政府官員打交道,但是我查了一下資料,娃哈哈好像沒有這樣的一個擔憂或者問題,娃哈哈在全國29個省、區建立了170多家分公司,像大量的中西部,湖北、四川、重慶都有這樣的投資,是娃哈哈和地方政府官員打交道有什么秘訣嗎?
宗慶后:我這兒也沒什么秘訣,因為我們在那邊投資給當地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效益,給它增加了稅收解決了就業,而且帶動了其他產業的發展,所以我們不用去做關系,搞錢權交易。實際上我認為這個關鍵是你為當地做了好事,也不需要這個。
方軍:會不會也是因為時至而今這個地位也沒有人難為您了?
宗慶后:應該說確實是也沒人難為我們了,像我們第一次對外去投資是在涪凌,長江三峽庫區建設的時候我們是對口支援,當時是我們省政府動員去的,我說好的,因為省政府號召我肯定要聽的,我們當時去的一個副省長就說勸我不要投了,但是我說既然你說了就投,當時也主要考慮當地的機制,人們的觀念也不一樣,當地政府可能行政干預比較多,所以當時我們就根它簽了一個合約就是你不要來干預我,如果是我搞不好我賠你錢,所以主要就是機制上出了問題。
宗慶后:后來當地政府還是比較支持的,沒有什么行政干預,而且還是比較幫助解決一些問題的,因為你確實幫它解決了移民問題,解決了當地的就業、稅收,讓你變成納稅大戶,所以對它自己有利,所以后來到處找我們去投資。
方軍:但是我剛才在您的話里聽到了這樣一句,說是省政府讓您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