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詞三:“除夕福利”爭議
由于今年除夕不再是法定假日,讓不少職場人士回家過年的腳步有些窘促,也成為網友吐槽焦點。部分專家曾表示,除夕“不上班”其實是種“隱性福利”,因為過年前的最后一個工作日,提早下班甚至放假的現象很常見。然而事實上,不少公務員、國企員工卻因為嚴規在即,雖然很想除夕能與家人團聚,不得不堅守崗位至下班時間,這種“明上班暗放假”的隱性福利飽受爭議。
也正是由于今年除夕不放假,多地高速公路當天也不再實行免費優惠。許多網友失望表示,除夕是國人心目中重要的節日,免費通行能不能“多這一天”,讓更多返鄉者享受到福利同時,也分散其他交通客運壓力。
同樣受到爭議的除夕福利還有“年終獎”。一邊是“節儉令”下國企和政府機構年終獎“縮水”;另一邊,則是房產公司、互聯網新貴們大派年終福利,從金條到豪車,不一而足。如今年終獎已不僅是單純的物質獎勵,也是對員工一年辛勤工作的肯定與激勵。收獲一份體面的年終獎成為眾多網民的新年期盼。
熱詞四:“馬上體”走紅
農歷馬年來臨,在網友的創意之下,“馬上體”成為新春拜年中傳播最快、認知度最高的新年吉祥符號?!榜R上有X”的系列文字、圖片、視頻也在微博、微信圈等各個社交渠道熱鬧傳播開來。如在馬身上堆很多錢,便象征著馬上有錢,馬年越來越旺。
有聲音則認為滿屏幕的“馬上體”反映了這個時代特有的焦慮情緒。其實無須如此過度解讀,“馬上體”不過只是一種祝福的形式,反映的是百姓幽默樂觀的調侃方式。大家都明白,這些看起來很美的“馬上”愿望需要靠勞動和汗水去實現。
熱詞五:微信搶“紅包”
“你搶到多少紅包。”已經成為這個馬年春節友人之間的時髦問候。這個由騰訊微信推出的“拜年”服務,在新年伊始引發社交工具上發紅包、搶紅包、討要紅包的狂歡盛宴。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監測數據顯示,從除夕開始,截至大年初一16時,參與搶微信紅包的用戶數便已超過500萬戶,總計搶紅包7500萬次以上。領取到的紅包總計超過2000萬個,平均每分鐘領取的紅包達到9412個。
在成年人看來,雖然搶到的紅包金額不高,有的甚至不足1元,但這種新鮮有趣的拜年方式十分有吸引力。然而漫天飛舞的電子紅包已經悄無聲息地撬開了儲戶的錢包,讓不少金融機構直冒冷汗,紛紛效仿,以紅包的名義推出了 “禮品紅包”、“二維碼紅包”等新型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