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兒石附近工地挖出來的炸彈長約1米重約100公斤,爆炸直徑范圍在30米以上,幸虧工地工作人員及時制止了拾荒老人
昨日上午,江北貓兒石一在建住房工地在挖排水溝時挖出一個大炸彈。
重慶晨報記者 李斌 攝
昨天上午,江北區貓兒石附近一安置房工地上的工人們,無意中發現一顆航空炸彈。據警方介紹,這枚炸彈可能是抗日戰爭期間日軍遺留下來。經過警方處理,這枚航彈被安全運離工地。
炸彈威力:如果爆炸,直徑范圍在30米以上
昨天上午11點40分左右,晨報記者趕到了位于貓兒石附近這處工地。在已經修建好的兩棟樓房旁,一條走廊邊的空地處,江北區公安分局的民警們已經在此拉起了警戒線。
在警戒線內的土坑里,已經露出一小半的彈頭。從表面上看來,該炸彈的最大直徑約有20厘米左右,露出的部分已經是斑斑鐵銹。從彈頭處來看,該枚炸彈原本有4只尾翼,如今只剩下1只完整的尾翼和1只已經有些殘缺的尾翼。
此時,兩名工人正在兩名民警的指導下,用鑿子一點點鑿著巖石,發出“叮叮咚咚”的聲響。據周邊一名工人稱,發現炸彈后大家便趕緊報了警。民警10點過趕到現場,就開始組織工人在此挖掘了。
其中一位民警說:“這估計是1939-1941年之間,重慶大轟炸時期飛機投遞下來的航空彈。這個炸彈如果爆炸,直徑范圍肯定在30米以上。所以不能掉以輕心,也不能劇烈晃動,只能靠人工一點點挖出來。并且每一步都要小心翼翼。”
就這樣在兩位民警的指導下,直到下午2點左右,工人們才將這枚長炸彈完全挖出。這個長約1米、重約100公斤的炸彈完整呈現在大家面前。
警方稱,會立即將這枚炸彈送往安全地點,隨后進行引爆。
發現炸彈:拾荒匠誤認是廢鐵,打算挖出變賣
該工地最早發現這枚炸彈的工人楊毅說,早上10點左右,他正在附近安裝消防管道。看見一位年紀約60歲左右的拾荒匠,正蹲在這個土坑內用工具挖東西。
楊毅說:“我當時就過去看,發現有個尖的東西露在外頭。我感覺有點不對頭,上次我們這里也挖到一個,結果是個炸彈。我就意識到了,喊那個老頭不要挖了,但是他不聽我的還是一直挖。”
正在此時,該工地一名負責人正好路過此處,便趕緊制止拾荒匠繼續挖鑿。拾荒匠這才離開了工地。而就在大家不注意時,該拾荒匠依舊拆下該枚炸彈兩只鐵片尾翼帶走。
據這名姓周的負責人說:“那個老頭不曉得是炸彈,本來想當廢鐵賣了。但是我們曉得噻,這已經第三次挖出炸彈了。第一次是2011年這塊地拆遷的時候,第二次就是1個多月以前,挖掘機挖出來的,當時我們也趕快報了警。這一次又挖出來一個,好危險嘛。”
對此,江北區公安分局的民警提醒,市民無意發現危險物品,一定要立刻報警,交由警方處理。不要擅自進行處理,以防產生危險。
重慶晨報記者 聞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