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8歲男孩小峰,是個勇敢的男子漢。
“爸爸什么時候會好?”8歲的男孩小峰(化名),仰頭問醫(yī)生。
“有你的血,他很快就好了呀!”醫(yī)生這樣回答他。
進病房的醫(yī)生們都說:為這個8歲的男子漢點贊!
昨天和前天,年僅8歲的男孩小峰,接受兩天的造血干細胞采集,也就是俗稱的捐骨髓,他身體里的355毫升,相當于一可樂瓶的干細胞懸液,昨日全部輸入到身患血液病的爸爸體內。
他是目前為止,浙江省年紀最小的造血干細胞捐獻者。
昨日上午,浙江省中醫(yī)院血液科一間普通病房,窗外的太陽把房間曬得暖烘烘的,這間能看得到西湖全景的湖景病房里,8歲的小峰頭朝過道躺著,眼睛一直盯著手中的游戲機。從早上8點開始,兩根粗粗的針頭從他頸部和大腿根分別刺入身體,連接到一臺大大的采集干細胞的儀器上。
小峰眉頭都沒皺一下,玩得很專注。醫(yī)生們進病房找他打趣,他會暫停一下“熊貓”游戲,抬頭看看勻速旋轉的采集機,然后問:“快好了吧?可以救爸爸了吧?”
挽救爸爸的希望
落在8歲兒子身上
4個月前,在臺州某工廠上班的爸爸周先生,覺得全身特別累,腿上哪里撞一下,一塊塊烏青一個月也不見消失。后來當?shù)蒯t(yī)院診斷他是“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骨髓細胞出現(xiàn)異常,這個毛病,被稱為白血病前期,因為是高危型,醫(yī)生預計,比白血病還要兇險。
曾有文獻報告統(tǒng)計,這種疾病,20%的患者能存活超過2年。救命的辦法,是做骨髓移植。
那段時間,周先生接受治療,生命在與時間賽跑:一邊在省中醫(yī)院治療“拖時間”,一邊在中華骨髓庫尋找合適的造血干細胞配型,爭取最短時間內做移植。
可是,遍尋中華骨髓庫,初配成功的只有2位志愿者,再馬上聯(lián)系,一位表示不愿意捐獻,另一位電話完全聯(lián)系不上。希望就此落空。
周先生的父母年事已高,不適合捐獻,姐姐和妹妹配型,可惜天不遂人愿,都沒配上,唯一的希望,落在了周先生8歲的兒子身上。
最開始,周先生一口回絕:“我就是放棄治療,也不能讓兒子冒險救我。這絕對不行。”
而面對生病的老公和年幼的兒子,周先生的愛人焦女士,更是急得整晚哭。最后,經(jīng)過血液科主任周郁鴻教授的科學解釋,雖然8歲的孩子還屬于兒童,但是小峰體重有45公斤左右,跟成年女性體重差不多,造血功能正常,是可以捐獻的。
“在非血緣捐獻中,我們不提倡兒童捐獻,一般都要求供者是成人。可是,現(xiàn)實情況,兒子幾乎是救爸爸的唯一希望了。”周郁鴻說。
抽我的血
多少都行
在確認對兒子的健康不會有影響之后,媽媽焦女士,把兒子帶去本地醫(yī)院抽血配型。
兒子很警覺:“媽媽,為什么要抽血?”
媽媽說,幫你檢查身體,你看,爸爸就是沒檢查身體,結果生病了呀。
配型成功的報告,讓焦女士又喜又憂。喜的是,老公的病終于有希望了,可是,用兒子的干細胞救老公,孩子那么小,還在長身體,以后會不會有影響呢?
正在糾結時,小峰一把拿過媽媽手上的報告單,媽媽,什么是“供者”“捐獻者”?小峰讀三年級,很多字他都認得了。
硬著頭皮,焦女士把實情和盤托出:“寶貝,現(xiàn)在如果需要你的血去救爸爸,你愿意嗎?”
小峰絲毫沒猶豫:“拿去啊,抽吧,抽多少都行!”這一句話,媽媽、姑姑都哭了。
“兒子只有8歲,還在長身體,他根本不懂什么是抽取造血干細胞,讓孩子承受那么大的痛苦,我真的很心疼很心疼。”媽媽說。
焦女士說,兒子捐獻骨髓的事情,一直沒敢跟爺爺說。“我們老家是農(nóng)村的,雖然捐干細胞對孩子沒什么影響,可是,爺爺就這么一個孫子,肯定不同意。要是村里人聽說了,怕人家說閑話‘爸爸病了,把兒子賠進去。’”
堅強的8歲孩子
你很棒
挽救爸爸這件事,小峰在親人面前都表現(xiàn)得異常勇敢。打針不哭,采集干細胞不能吃肯德基,他也沒有“怨言”。
昨天,看著干細胞采集完成,他伸出小手:媽媽,我們打賭,我贏了吧!
這是兒子完成采集后唯一的要求:給我50元錢。
用這50元錢干什么用?眾人都打趣他。這時候,8歲孩子靦腆的一面顯露:這么多人在,我不想說啊。
最后,他悄悄跟媽媽咬耳朵:爸爸很快就能好了,我想給爸爸買個禮物。媽媽的眼淚,刷一下就下來了。
抽取干細胞的整個過程,小峰一直說自己“不痛”,“沒感覺”,可是細心的媽媽發(fā)現(xiàn),孩子抽完干細胞,下床上廁所走一點點路,額頭上就微微冒了汗。
昨日傍晚,小峰趁著探視時間,想去無菌艙看望爸爸。走到爸爸的病床外,剛想拿起電話說幾句,沒想到爸爸朝他揮手:“回去休息,回去休息!”
小峰乖乖又回到了病房,爬回床上。
媽媽告訴我,爸爸見到兒子,忍不住,扭頭哭了。
這點痛不算什么
我是個男子漢了
小峰2005年出生,今年8周歲,讀小學三年級。膽子大,頑皮,有點沒心沒肺。這是媽媽對他的評價。
可是,媽媽又說,經(jīng)過這次捐獻,她覺得兒子其實很懂事,可這種情況下的懂事,讓人更加心疼:他不應該這么早地承受這些責任與痛苦呀!
昨天上午,記者見到小峰,小家伙也不認生,與記者有一搭沒一搭地聊天,眼神始終沒有移開手上的游戲機。
“痛不痛呀,這么多管子連著?”記者問。
“不痛啊,沒感覺。”
可另一邊,媽媽偷偷告訴我,針頭太粗,小孩子血管細,護士扎針的時候,兒子痛得嗷嗷叫,但就是沒哭。醫(yī)生說,哭出來,頸部靜脈會變粗一點,可小家伙就是硬挺著沒哭一聲。
“那你這么勇敢啊!”記者給他“點贊”。
“這是我的秘密!”小峰把頭一探,跟記者強調。
媽媽說,兒子小時候在家又幼稚又嬌氣,摔倒磕碰,都要哭半天,被媽媽笑稱是“小女孩”。可自從聽說救爸爸,他立即“長大”了,住院打針這么多次,從來不哭,然后跟我說,我是男子漢了。
“你長大要不要做醫(yī)生,可以救生病的人?”
“不要,我要做警察!”
媽媽說,兒子從小跟爸爸最好,喜歡看奧特曼,特別有正義感。在班級里,雖然頑皮,但是誰要是欺負別人,他第一個打抱不平。
編輯 黃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