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12月7日,市民在霧霾籠罩下的南京街頭騎行。截止當日15時,南京實時空氣質量指數AQI達到338,市民紛紛戴口罩出行。 新華社發
每天早晨醒來,在南寧市一家事業單位工作的陳靜第一件事不再是刷微博看短信,而是看一眼“全國空氣質量指數”。對于陳靜來說,她需要根據空氣質量指數來作出是開車上班還是步行上班、當日的戶外活動多一些還是少一些的決定。
隨著近期江浙地區包括福建這樣的空氣“優等生”紛紛中“霾”,霧霾已成為中國人生活中的常態天氣。
中國的“霾伏”圈越來越大,第三季度,全國74個城市70個出現污染天氣。南寧市也不能幸免。12月6日開始,南寧市因受霧霾天氣影響,部分區域能見度僅900米,7日拉響了今年入秋以來的第一個霾預警,并且奔向最高級別。9日上午,南寧市氣象臺再次發布霾橙色預警信號。
“以前看到北京霧霾很嚴重,廣西地處西南,從來沒有想過霧霾會跟我們有什么關系,但是下載了關于空氣質量的軟件后發現,南寧的霧霾并不低。”陳靜說。與她有相似觀點的人不在少數,大家都難以相信這個被譽為“半城綠樹半城樓”的南寧也會遭遇霧霾的尷尬。
“我已經減少孩子的出門時間了,有時候也會讓他戴口罩,而且現在每天看空氣質量已經成為一種習慣。”在廣西一區直機關工作的馬先生說,“現在偶然看到空氣質量優感覺像中獎一樣。”
造成當前這種十面“霾”伏情況的主要“元兇”就是超大強度的污染源排放,中國政府已經開始下大力氣進行整治。中國的環境保護部門已經在日前作出決定,各地城市在空氣污染最為嚴重的時期應該取消上課、削減工作時間并且禁止戶外活動。
這種“會呼吸的痛”讓越來越多的中國人開始反思自己的生活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