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2014年為群眾擬辦重要實事開征意見。與往年不同,此次北京市人民政府人民建議征集辦公室將擬辦實事的初選項目在首都之窗網站公示并請市民在線投票。市民可登錄該網站,對每一件初選項目,都可點選贊成、不贊成或棄權。
數量“縮水”內容不減
據了解,明年擬辦實事的起草編制以“人民群眾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答應不答應”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在前期廣泛征集和聽取社會各界、基層群眾意見的基礎上,經各方研究提出30件初選實事項目,涉及改善群眾居住條件、發展公共交通、優化生態環境、增加群眾收入等十個方面,每個項目介紹都言簡意賅、一目了然,最長不過百字,短的只有23個字,但任務可都不輕,比如一個小小的優化公交線路項目,就涉及了60條公交線,影響覆蓋全城。
北京晨報記者注意到,今年本市的擬辦實事數量進一步“縮水”。2012年是35個項目,2013年是32個項目,而現在征求民意的2014年項目,進一步“縮水”為30個,根據市民意見可能還有進一步調整空間。而2010年的北京擬辦實事項目則多達58件。數量逐年“縮水”,可不是北京不愿意為市民辦事了,壓縮項目的改革是從2011年開始的。市政府的日常工作從當年起不再列入專門的為民辦實事范疇,同時很多實事項目被“合并同類項”,實際上辦實事的內容與工作量不減反升。
“第一件”多為焦點民生話題
本市選擇擬辦實事的重要標準之一,就是選擇市民呼聲最迫切的重點,政府集中力量去突破,實事排名的首位,通常也恰恰是本市的焦點民生話題。比如保障房建設多年來一直占據第一件實事位置,2012年被“治理PM2.5”取代,2013年的實事項目則變成了“交通治堵”。在這次2014年的擬辦實事意見征集中,“著力改善居住條件”又重回排名首位,提出明年要進一步改善中低收入群眾家庭住房條件,籌集各類保障性住房7萬套,竣工10萬套,并改造老舊小區共計1000萬平方米。
明年擬辦實事由十大方面統領,這一“實事編制”是從去年征求民意時首次開始采用的。當時公布的北京2013年擬辦實事,采用了八個方面來統領項目,并要求語言盡量通俗易懂,擬辦的實事便于群眾了解和監督。
今年增設在線投票
據了解,北京自1986年開始辦實事至今,已先后承辦實事上千件,推動了經濟社會發展,有效解決了群眾迫切需要解決的民生問題。
此次擬辦實事征求民意工作還有一個變化。往年征求民意,都是請大家寫信或發郵件來提意見,比如去年15天內就收到了市民1500條意見和建議。今年的征求民意,則首次增加了“初選項目”這個名稱,而且首都之窗網站的公示區還請市民在線投票,市民可登錄該網站,對每一件初選項目,都可點選贊成、不贊成或棄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