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久久综合-香蕉久久夜色精品国产尤物-香蕉久久夜色精品国产-香蕉久久久久-久久网站视频-久久网免费

中國日報網
用戶名 密碼 注冊
中國日報

城市邊緣流浪群體生存調查:天冷地涼 何處為家

2013-11-17 18:16:19 來源:新華網
打印文章   發送給我好友
免費訂閱30天China Daily雙語新聞手機報:移動用戶編輯短信CD至106580009009

隨著冬天來臨,一些城市的街頭常可見蜷縮在不同角落的流浪人員。由于流動性大、身份識別難、難管理,這類特殊群體的社會救助一直處于尷尬境地。那么,誰能在天寒地凍之時給予身無分文的他們一碗熱湯、一件棉衣?現有救助城市邊緣流浪群體的機制又該怎樣完善?

流落街頭,只有回不去的家

高賢權今年59歲,來自廣西岑溪市,在廣西南寧市朝陽廣場靠撿垃圾為生。兩年前,在廣東打工15年沒有回家的他帶著辛辛苦苦積攢下的幾萬元錢準備買票回家時遭遇搶劫,所有積蓄連同身份證一同被搶,他一下子成了一個身無分文且無法證明自己身份的人。受救助站幫助,他才得以從廣東回到南寧。由于老家無依無靠,高賢權選擇留在南寧靠撿垃圾養活自己。

盡管朝陽廣場是南寧市最為繁華的商圈,但高賢權無暇顧及,他忙碌在廣場上的每一個垃圾桶來回翻找,每找到一個瓶子都如獲至寶。“廢紙每斤0.2元,瓶子是每斤1.6元?!备哔t權對價格行情記得很清楚,多撿幾個瓶子就意味著他第二天可以多吃到一個饅頭。

像高賢權這樣在城市街頭流浪的人并不是孤例。在南寧、貴陽等城市街頭,人們總能看到一些衣衫襤褸的他們,要么在街頭乞討,要么翻遍各個垃圾桶,尋找著人們扔掉的廢品和食物。

據南寧市救助管理站統計,僅今年前十個月救助站就救助了4000多人。站長林源林估計,隨著天氣變冷,前來救助站求助的人將繼續增加。

對于即將到來的冬天,高賢權充滿擔憂:“老家房子沒了,我回去也沒地方住,我明年就60歲了,打工沒力氣了,而且也沒身份證……”

對此,林源林介紹,一旦氣溫下降,南寧市將啟動應急預案,增加上街巡查人力,將遇到困難的流浪人員接到救助站給予救助,發現病患及時送醫,對一些確實不愿意接受救助的人員,將為他們發放防寒衣物和食品。

基層救助機構面臨救助與反騙困局

對于城市流浪人員,根據現行規定,政府部門不能強制要求他們接受救助。在現實中,大部分流浪乞討人員有一些收入維持生存,有的習慣長期流浪,不愿接受救助。

與此同時,街頭流浪人員魚龍混雜。在貴陽市一家大型商場門口,“兒子”把病重的“母親”帶上街頭,一塊白布搭在老人身上,地上寫著母親病危,求路人施舍錢財給老人醫病。

“他們一看到我們來巡查馬上從地上爬起來就跑。”貴陽市救助站副站長羅福勇說,這類專業行騙的流浪乞討人員,流動性較大,規勸無效,遇到蠻橫不講理的,上前勸導還有被攻擊的危險。這些人認為進救助站反而是斷了“財路”。

羅福勇介紹,不少流浪人員甚至利用愛心行騙。只要他們記得家鄉和有意愿歸鄉,救助站會采取“分站式”救助買短程火車票送流浪人員回家。但是,一些“流浪漢”專業跑票騙票的,在得到火車票后退票換錢,再去下一站繼續行騙。盡管票面蓋有“政府救助、不退不換”“救助車票、轉讓無效”等章或水印,但一些專業騙子能想辦法將章印抹去,退票換錢。

記者在采訪中也發現,不少市民對流浪城市的人們充滿同情,但種種顧慮讓他們收回了幫助之手。“看多了各種敲詐勒索的新聞,實在是不敢輕易跟他們接近,雖然心里也內疚,但還是想著安全重要,萬一他們是壞人呢?”南寧市民邱小姐說。

廣西社科院研究員羅國安認為,在現實救助過程中,社會人員魚龍混雜,如何甄別那些真正需要幫助的流浪者進而采取救助措施考驗著相關部門城市管理的智慧。

西南政法大學教授程德安說,針對乞討行騙人員,相關部門應完善集收入、保險、醫療等身份識別及誠信度識別系統,實現政府信息共享,使得執法機關對流動人口信息的把握更加準確。

羅福勇表示,下一步,為了杜絕跑票騙票現象,他們將給救助對象開具帶“水印”的發票,有行動能力的就自己去指定售票窗口領票,如果退票,票款會直接返還到救助機構賬戶上。

助力流浪人員度過寒冬期待各方給力

目前我國北方天氣正日漸寒冷,南方也將逐漸入冬。盡管流浪人員與光鮮亮麗的城市格格不入,但他們同樣需要生存空間和生活保障。對社會底層群體的照顧體現出一個城市的文明水平。如何讓他們獲得更好的保障,成為擺在城市管理者面前的一道難題。

羅福勇說,單靠救助站一家,力量比較薄弱,需要社會共同參與形成合力行動,通過網格化管理形成常態化搜救。他介紹,當前貴陽市已經規定32家協作單位參與城市流浪乞討人員管理救助工作,并規定了各家的具體職責,明確目標考核,按照屬地管理原則層層落實,并明確了公安、城管在街上執行公務時遇流浪乞討人員有勸導和護送其到救助站的義務。

程德安認為,從救助制度設計上確保對流浪人員的救助才是治本之策。他說,目前國內救助體系仍比較單一,救助信息殘缺,流動人口本地信息源的把握和身份確認比較難,碰到專業流浪乞討行騙人員,僅靠政府提高反欺騙水平“并不現實”。他建議,建立統一的收入、保險、醫療等身份識別系統,以確保對流動人口信息的把握更加準確。

羅國安表示,對于一些確實喪失勞動能力和收入來源的群體,我國有相應的養老、五保等制度,地方政府應加強對這類人群的查訪和安置,避免他們流落在陌生的城市,“只有從源頭抓起,流浪人口的權益才能得到更好保障?!?(記者覃星星、李黔渝、王秋鳳)

 
 
 

精彩熱圖

 
 

焦點圖片

南京:安徽男子就醫途中 廁所內莫名猝死

格蘭仕2000名工人打砸工廠 特警進廠戒備

西雙版納:萬人潑水喜迎傣歷新年 歡騰場面蔚為壯觀

奶茶妹妹與大19歲京東老總最新恩愛照

精彩熱圖

西安一公交司機和貨運司機當街廝打 乘客無語了

中央巡視組海南接訪點 群眾排隊來訪[組圖]

圖片故事:90后入殮師只為留下永恒美麗

南京“棄嬰島”三夜蹲守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