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課致貧
代課教師的路實際上是越走越窄的,時代并沒給他們留下出路。
胡通彩后來回想,假如丈夫不做代課教師或許就不會招來劫難了。2003年,程興貴被清退之后承擔了大部分的農活,原先開朗的人也變得沉默寡言。“也不再翻看他喜愛的《三國演義》和《水滸傳》了。”胡通彩雖然能感受到丈夫的壓抑,卻很難理解他失去了什么。
沉寂、貧苦正在成為眾多代課教師晚年生活的主要構成部分。而時間倒退三十年,代課教師多是農村的“先進群體”,頭頂著知識的光環。而現在看來,代課教師的路實際上是越走越窄的,時代并沒給他們留下出路。
“朱老師喊他去代課,他就去了。”胡通彩回憶說,丈夫走上代課教師之路,原共和村小學校長朱應槐正是帶路人。1977年春節,朱應槐來到山坳里的程家,邀請程興貴做代課教師。當時程興貴已經結婚并有了小孩,一家人住在祖上留下的土坯瓦房中。聘任經過村干部楊家均的確認,就定了下來。
那時,剛結束“文化大革命”的國家正艱難走出泥潭,鄉村教育停滯已久。在鹽津縣山區的小學,殘破的教室里人滿為患,除了適齡學童外,不少二十歲左右的年輕人也是第一次走進學校,學習最簡單的阿拉伯數字。“學生多了,老師不夠了,根本忙不過來。”82歲的退休教師朱應槐仍記得當年教師缺乏的狀況,一個老師往往要帶幾個年級。
1977年3月初開學時,22歲的農民程興貴正式站上講臺。朱應槐說,開課那天程興貴穿著卡其布的中山裝,腳上穿著新的解放鞋,很是精神。從那時開始,村民無論老少都叫他“程老師”,年輕的程興貴還有些羞赧。
程興貴最初代課的報酬是每月10元錢,每課在生產隊計入八分工。生產隊分的糧食可以勉強糊口,工資則被家里用來買鹽巴、煤油,程興貴愛抽的“春耕牌”香煙賣一毛二分錢一包。胡通彩回憶說,教學期間程興貴常常天沒亮就起床打著火把出門了,從家里到共和村小學要翻三座山,七公里山路要走一個多小時。后來,為了不遲到,程興貴選擇了住校。
隨著村小師資的補充,程興貴到了村里更為偏遠的水溝小學任教,工資也漲到了26.5元。1986年開始實施的義務教育法,極大地提升適齡兒童的入學率。為了讓孩子上學少走一些山路,村里決定在黃泥磅成立一個初小,接受附近三個生產隊的孩子念書。程興貴被指定為帶頭人,和村民建立起三間土坯瓦房,建成后他就成為黃泥磅小學的校長和唯一的老師。后來,學生多了,老師增加到四人,都是代課教師。
“每天都要把孩子們接送過河,有的孩子太小,往往屎尿拉在褲子上了,他也要負責洗刷干凈。”侄子程正平曾是程興貴的學生,中學畢業后也做了代課教師,成了叔叔的同事。他代課三年后感到自己“誤人子弟”就離開了,“不能像叔叔那樣耐心,寫得好,口才也不錯”。
“他勤懇踏實,教學上也很細心。”朱應槐說,程興貴的工作證明他當老師是合格的。胡通彩也記得,丈夫曾聊起自己對“把答案抄在黑板上讓學生抄襲得高分”現象的不屑,他說“不會為了一點獎金,教壞學生脾氣”。
代課教師境況的相對惡化在1990年前后開始加速。那時,外界信息開始影響深山里的人們,不少山民外出到廣東打工,一些富裕的家庭開始有了黑白電視機。外出的人們衣著光鮮地返鄉時,山里的平靜打破了。
1995年,程興貴的工資漲到了每月135元,與正式教師七八百元的收入仍是懸殊,甚至也不如那些外出務工的人們了。因代課致貧,程興貴的兒女中沒有一人念到高中。彝良縣長溝小學代課教師張緒貴處境更為凄涼,2009年他的妻子不堪生計窘迫離家出走。等到2011年,考上云南大學的兒子也因家庭窮困退學,只得外出打工。
程興貴記錄下他教師生涯的困頓,在留下的賬本中“割肉記賬”就有好幾個篇目,購買一個7.54元的東西也要“每人攤1.5元”,甚至是遲到被扣一元錢都記錄在冊。程興貴一度動搖,放棄了講臺到了文山一個企業里做會計,每月200元。但后來證明,他放不下教師的工作和山里的孩子,一年后他又回到水溝小學。
如今,從程家祖宅望下山去,處處都是村民蓋起的明亮樓房。而程興貴一家仍住在祖上留下的土坯瓦房中,即使在正午屋里也黑黢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