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汛期天氣氣候條件總體中等偏好
7月以來,滬、浙、贛、湘、渝、黔、蘇、鄂等南方8省(直轄市)平均高溫日數達到28.8天,我國南方地區出現自1951年以來最強高溫天氣。持續高溫少雨導致貴州、湖南等省出現中度到重度氣象干旱,全國中旱以上干旱面積達110.6萬平方公里。
在南方干旱的同時,東北地區降雨明顯偏多,松花江流域平均降水量達到292.4毫米,較常年同期偏多43.3%,黑龍江、松花江、嫩江干流出現超警戒水位。
盡管異常天氣氣候事件頻發多發,為何氣象專家說今年汛期天氣氣候條件不算較差?
郭戰峰表示,從暴雨洪澇、干旱、臺風等三大主要氣候事件和災害來看,與常年同期相比,今年并不屬于汛期天氣氣候條件偏差年份。
針對今年汛期高溫伏旱、北方多雨、臺風登陸情況等,國家氣候中心早在4月底發布的全國夏季氣候趨勢預測、6月底發布的7月全國氣候趨勢預測均做出了基本正確的研判。因此,各級政府據此提早做好應對準備,取得較好防御效果。
國家氣候中心監測分析顯示,截至8月15日,今年汛期以來全國降水量為460毫米(常年值為447.4毫米),僅比常年多2.8%。盡管今年汛期降水量偏多,但并不算異常偏多。
從降雨引發的洪澇災害來看,今年汛期并沒有出現區域性、流域性大范圍的暴雨洪澇災害,大江大河比較平穩,只是局部暴雨洪澇災害,以及由降雨引發的次生災害比較嚴重,像四川的都江堰、陜西延安、甘肅東南部一些地方等。因此,今年汛期具有“面”上平穩,“點”上突出的特征。
7月以來,東北地區共出現7次較強降雨過程。其中,松花江流域降水量292.4毫米,較常年同期偏多43.3%,僅次于1998年同期的295.2毫米,為歷史同期次大值。
郭戰峰認為,松花江流域出現洪澇也與上游來水有關。6月以來,蒙古國東部至俄羅斯東南部地區降水較常年同期偏多5成至1倍,部分地區偏多1倍至2倍,局部偏多2倍以上。受本地持續降雨和上游俄羅斯東部地區來水影響,嫩江干流、松花江干流部分江段、黑龍江中游干流出現超警戒水位。
對于汛期出現的高溫伏旱天氣,郭戰峰表示,今年的高溫天氣的確強度很大,但全國干旱程度和干旱影響并不是很大。“而且,氣象干旱面積并不直接等同于受災的面積。”郭戰峰說。
6月1日至7月1日全國基本沒有氣象干旱。7月以來,持續高溫少雨導致江南及貴州等地干旱迅速發展。在7月上中旬,全國中旱以上干旱面積尚在20萬平方公里上下起伏,到8月15日,面積就達到了110.6萬平方公里。盡管如此,今年伏旱程度、范圍、持續時間及其影響也不及本世紀以來高溫伏旱最嚴重的2003年。
旱情陡然增強是由于高溫天氣的持續和強度大造成的,盡管目前干旱面積較大,但造成的災害和影響并不是很大,這也得益于今年春季江南、華南、長江中下游地區降水正常局部偏多。8月14日至15日,南方地區出現明顯降雨。8月16日,干旱面積比15日縮小了5.3萬平方公里。
迄今為止,今年在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共有11個熱帶氣旋生成,其中6個登陸我國。
“今年登陸我國的臺風大多屬于‘好’臺風。”郭戰峰說,除了近期登陸廣東的強臺風“尤特”外,其余5個臺風均呈現登陸地點偏南、強度偏弱等特點,并未造成較大人員傷亡。
8月14日,強臺風“尤特”登陸廣東后,強降雨給廣東、廣西造成較大影響。同時,其帶來的風雨影響“撼動”了我國南方的高溫天氣,高溫強度和范圍有所縮小。
“因此,從降水、高溫和臺風這三方面的情況分析來看,今年我國汛期天氣氣候條件不僅不屬于較差,基本屬于正常,甚至于還屬于中等稍好的年份。”郭戰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