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寓老板的逆轉
從證券分析師到“包租公”時間:今年3月
今年30歲的羅偉是樂山人,曾在杭州一家證券企業做了5年證券分析師。2011年,由于股市疲軟,羅偉辭職到上海找工作。一次偶然的機會,羅偉在上海虹橋機場附近住了一次青年旅館,“雖然也是一個床位,但是給人的感覺就是不一樣”。
羅偉回到成都,決定在成都開一家青年旅館。由于資金不足,羅偉最后選擇了投資更少的求職公寓。
為了在與成都約200多家求職公寓的競爭中立足,羅偉決定用青年旅館的標準來經營自己的求職公寓。羅偉公寓里的床全是嶄新的木床,床上也用的是和酒店一樣的白色床單和被褥。今年3月,經過半年多的籌備,羅偉的求職公寓正式開張了。他有個更大的目標:在成都打造求職公寓的樣板,為青年人提供更好的服務。
求職公寓的隱憂>>>
存在著安全和消防隱患
成都的求職公寓基本上是民居改裝,存在安全和消防隱患。羅偉也表示,雖然公寓里配備了監控、消防等設施,但無法達到公安和消防部門的要求,存在著隱患。
對此,太升北路派出所工作人員表示,警方對于求職公寓的群租沒有辦法制止。但派出所會要求社區民警平時去公寓巡查,“如果出現治安問題我們將去處理”。
成都消防特勤第二中隊相關負責人介紹,由于沒有相關法律規定,消防部門對于像求職公寓這樣的群租房沒有強制的管理權,“我們最近在進入小區檢查消防設施時也發現了一些群租房,但是我們的職責是檢查小區公共空間的消防設施,對于民房里的求職公寓,我們沒有權利去檢查”。
名詞解釋>>>
求職公寓
即主要面向青年求職者的群租房,一般處在成都鬧市區戶型較大的公寓內。有多個房間,每個房間放多張上下鋪。
在求職公寓居住的主要是兩種人:求職者——剛畢業的大學生或者外地到成都來找工作的;工作不穩定的——工資很低或者經常跳槽。(記者陳蕎吳憂實習生王夢露吳冰清攝影華小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