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慧卿作
缺乏權威調查機構 追逐過多商業利益
“排行榜”過多過濫成“收錢榜”
近日,一則宣稱被北京大學認定具有權威性的“中國211所頂級中學”榜單引發熱議,北京大學事后卻表示聞所未聞,北京市教育局也表示該榜單不靠譜。
如今,各種排行榜層出不窮,大到一個國家的經濟實力,小到一所學校的美女數量。千姿百態,五花八門。官方正規者少,魚目混珠者多。那么,我們應當如何對待排行榜,排行榜以假亂真又有怎樣的原因?
“權威榜”為公眾提供參考
“排行榜是我國學習國外學術研究方法的一種模式,對行業發展具有指標性、導向性作用,提供了行業發展的趨勢和現狀。”南京大學城市科學研究院副院長胡小武在接受本報采訪時說。
今年高考前夕,當孩子們正在專心復習時,家長早已開始關注大學排行和專業排行。其中,武書連大學排行榜和中國校友會大學排行榜是權威性較高的大學排行榜。“我孩子想學新聞,所以我上網查了新聞專業的排名情況,到時再根據孩子的分數和意愿做決定。”山東的邢女士說。
胡小武表示,權威的排行榜能激勵行業間的良性競爭,并為大眾拓寬視野,對了解一些人或行業的發展脈絡具有知識啟蒙作用,并能為其做出選擇提供參考。
追名逐利異化為“失信榜”
“雖然排行榜有積極意義,但數量過多、不負責任、傳遞虛假信息等情況,使公眾對它產生了信任危機。”胡小武說。
2011年11月,一個自稱在民政部注冊的中郡縣域經濟研究所,公布了第十一屆“全國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百強縣(市)”、“中國中部百強縣(市)”、“中國西部百強縣(市)”等榜單,但河南省信陽市固始縣等17個國家級貧困縣卻赫然在列。事后證實,該研究所只是一家注冊資本10萬元的普通公司,且并未在民政部注冊。
據不完全統計,如今內地樂壇已經擁有了2000多個名目不同的排行榜,甚至還有“中國各省份打架能力排行榜”、“全國吃辣能力排行榜”、“中國睡眠指數排行榜”等榜單。
品牌中國產業聯盟秘書長王永稱,社會中胡亂評比的機構大概有三種:掛名協會、專門成立的評比公司和三五人合作的小作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