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城區政府新聞辦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透露
什剎海改造不涉及拆遷
“這是一個網友根據片段的信息進行了‘重要’的誤讀后,一群實名V和媒體微博在未加核實后轉發,引發人們對什剎海地區的關注和焦慮。這真讓我哭笑不得。”今天上午,針對網傳“地產開發商近百億元資金改造什剎海”、“什剎海即將開始拆遷”等傳聞,西城區政府新聞辦主任孫勁松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說。
孫勁松解釋,目前,這一傳聞已被網站定為不實信息。其中網友誤讀的信息主要有四處,一是開發投資100億元根本就不存在;二是什剎海地區不會進行商業開發;三是什剎海地區是舊城保護區,不存在拆遷的概念;四是,此前西城區赴港是推介什剎海項目,而不是去招商。
孫勁松透露,什剎海地區舊城保護已立項,全稱為《北中軸線核心保護區·什剎海地區保護示范項目》,項目范圍東至地安門外大街,西至前海東沿,北至鼓樓西大街東段,南至平安大街,包括前海東沿、地安門百貨、銀錠橋、煙袋斜街等地區的設施,面積15.56公頃,涉及1000多戶居民。總投資83億元,其中市、區兩級政府投入25億元,國家開發銀行貸款55億元,企業自籌3億元。
孫勁松表示,在舊城保護中,主要涉及舊城保護和人口疏解,環境整治以及騰退后的利用三方面。對舊城肌理保護要做到人走房不拆,居民采取自愿疏解的原則,參照楊梅竹斜街疏解的方式,如為居民疏解提供政策房源、保護補償金等。在環境整治方面,主要拆除私搭亂建,加強水、電、氣、熱等基礎設施。
改造后的什剎海地區要在騰退的空間內增加公共服務設施;為旅游區增建、改造部分公廁;在舊城保護區內引進設計師、藝術家工作室以及小型的博物館。(記者龍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