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如何規范
在互聯網企業“野蠻生長”的背景下,用戶的體驗和隱私安全該如何保障?
業內人士的普遍看法是,從技術層面界定互聯網企業的服務應當由權威的行業主管部門引導。而在司法層面,北京律師協會魏士廩律師指出,目前我國的法律規定比較抽象,沒有細化的規定,尤其在互聯網領域,安全軟件都是由公司在做,用戶安全信息什么情況下應該保護到什么程度,并不是十分明確,都是不同的公司采取不同的措施。
除呼吁互聯網企業增強社會責任感,在此前一次針對“美杜莎插件”的網民隱私保護研討會上,與會的多名律師達成共識,建議由國家行政部門出臺行政法規,對互聯網企業涉及用戶隱私的行為提出具體的規范,明確規定互聯網用戶隱私的范疇和互聯網企業的權限,要求互聯網企業涉及用戶隱私行為必須告知用戶,并加強相應的監管,從前端解決互聯網隱私安全的亂象。
我國首個個人信息保護國家標準《信息安全技術公共及商用服務信息系統個人信息保護指南》已于2月1日起正式實施。在業內人士看來,這無疑是個利好因素。
對于互聯網行業的激烈競爭,易觀國際分析師董旭認為,互聯網企業間的爭戰對用戶體驗一定會造成不良影響,但這種影響是一時的。在她看來,對行業而言,一家話語權過高,用戶和廣告主的使用體驗,都會受到很大影響。而競爭是推動行業發展、盤活市場的因子。(張意軒 韓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