霾情緊急。1月28日,中央氣象臺歷史上第一次專門針對霾發布預警。衛星遙感監測表明,污染帶貫穿我國中東部,灰霾面積超過100萬平方公里。以北京觀之,本月連遭4次霧霾襲擊,歷史罕見。
面對霧霾,已有問題拋出:春節臨近,若霧霾天仍然持續,屆時是否該繼續燃放煙花?至少在北京,也已有回應:據媒體報道,中科院、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的環保專家們提出,春節如果北京遭遇重度以上污染過程,政府部門應當采取措施,減少甚至禁止煙花燃放。顯然,問題和解決方案都絕不限于北京一城。
提出這個問題有價值,但寄希望于政府禁令,不妥。
我國不少城市都曾有過嚴格的煙花禁令,后來逐漸放開,或至少“禁改限”。這毫無疑問代表著我們行政乃至政治文明的進步,既是尊重公民權利,又對傳統社會風俗保持了敬意。春節燃放煙花問題上,如果重回禁令管制的老路,將是一種退步。
然而在治理污染這個大命題下,燃放煙花顯然是不合時宜的,有違公眾的根本利益。城市中霧霾不散,還有“人工霾”在后面等著——是件多么恐怖的事情。所有人都恨這霾,但難道不該所有人都捫心自問一下,我和這霾有什么關系?我參與制造了一絲一毫沒有?尤其是在燃放煙花問題上,外在禁令可以沒有,內心的考量則不應該沒有——咱自己的手能不能忍忍,別放了行嗎?哪怕少放點兒呢?
我們同在一片天空下呼吸,我們當然有資格抱怨,也有資格問責:這里不對,制造了霾;那里不負責任,縱容了污染。但實際上,我們最應該也最有資格問責的是自己。反躬自問、反求諸己,這些不是迂遠的傳統道德教條,而是可以構成現代文明社會的個體根基。煙花鞭炮不能少放,因為那是文化傳統。好吧,沒錯。內心對自我的道德要求呢?更是彌足珍貴的傳統吧!
春節的煙花畢竟還只是短期問題,長期看,汽車尾氣污染與城市PM2.5值有著更密切的關聯。罵公車?好,可以。但還有呢?是不是還該反躬自問、反求諸己?我能為日常減少PM2.5做點什么,少開一天車行不行?多坐幾次公共交通,甚至騎幾趟自行車,行不行?
霧霾既然躲不過,那就把如何處置應對當做一堂公民課吧。一個成熟的公民社會,應該是公眾內心和外在行為上有自我節制的社會。這種節制比政府禁令的管制更重要,也更具有持續的韌性和建設性。(徐百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