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敬明仍是“錯別字大王”
今年2月,語言文字期刊《咬文嚼字》對眾多作家和網絡寫手的博客、微博出錯率做過統計,郭敬明高居榜首。日前,《咬文嚼字》揭曉了“名家博客差錯榜”,郭敬明蟬聯“錯別字大王”,另外一位作家韓寒也榜上有名。除了錯別字,郭敬明與韓寒還經常犯常識性錯誤,比如韓寒把水域只有3000多平方公里的鄱陽湖說成“幾萬平方公里”;郭敬明說“太廟”在“天安門的后門”等等。而郭敬明公司公關部負責人表示,已經留意到相關的評選,但不方便去回應。
古文專家有不同意見
昨日,重慶晚報記者采訪了重慶工商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教授、著名古代韻文專家熊篤,對方表示甄嬛的“嬛”字確實應該念xuān。熊篤向記者解釋,huán音只用在“嫏嬛”一個詞中,意思是天帝的藏書之處,“這個意思顯然是不能用于‘甄嬛’這一人名的,所以甄嬛的‘嬛’字還是應該取xuān這個音,意思是輕盈柔美。”對于流瀲紫經紀人的解釋,熊篤猜測這只是一方面的原因,另一個原因是作者誤認為“嬛”和“鬟”是通假字。熊篤說:“可能作者想表達姓甄的丫鬟這一意思,但實際上這兩個字不能通假。”重慶晚報記者也采訪了另一位研究漢語言文字的專家、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副教授顧滿林,對方表示,xuān應是明清時期的一個古音,對于一部電視劇來說,還是應該使用大眾更為熟悉的讀音。
重慶晚報記者 周裕昶
昨日,《甄嬛傳》的原著作者流瀲紫的經紀人山風用微博賬號“鄭六公子”回應了此事。山風表示,流瀲紫最開始確實是取的xuān這個讀音,書中引用的“嬛嬛一裊楚宮腰”一語便可為佐證,只是因為大多數人習慣讀huán,所以電視劇配音就用的huán音。山風還表示,書中的“嬛”字有意融合了三種讀音的寓意。“huán為古代女子人名常用音,與小說古代背景相符;xuān為輕柔美麗,借指人物形象脫俗;qióng為孤獨之意,寓意人物孤寞的最終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