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婚不買房就是耍流氓?婚姻被房子"綁架"的背后
殘酷的現實
“如果把買房作為結婚的條件,那我們的愛情就結束了。”河南女孩劉倩說,男友跟她都不富裕,如果要在他們目前工作的廈門市買房子,簡直是白日夢。買不起房子的另一個原因是,坐著板車的工資無法與坐著火箭的房價同步。在房價跟工資、積蓄的賽跑中,不到半年,積蓄就敗下陣來。
班晴晴和男朋友小李大學畢業后,2006年一起來北京奮斗,經過幾年的努力,手里有了一點積蓄。2009年七八月間,他們準備買房,跑了大大小小的無數家房產中介公司,考察了很多房子。當時北京東三環二手房的均價在15000/平方米左右,南三環則在12000/平方米左右。50平方米左右的房子,總價達到80~100萬元。班晴晴說,當時手里只有25萬元左右。雖勉強可以首付,但還款的壓力還是很大。本著穩健的原則,他們暫時放棄了買房的打算。但沒想到2010年后,房價開始呈現直線上漲趨勢,到2011年,房價已經翻了不止一倍。而他們的收入最多只增長了30%。如今連首付都已經拿不出了。
面對這樣的現實,班晴晴覺得如果繼續抱有結婚就要先買房的想法,就偏執了,“如果有條件購置婚房當然最好不過了。但如果現實條件不允許,婚姻還是應該以愛情為基礎,而不是以房子為必要條件。”
天津的蝶舞(化名)說,房子是房子,婚姻是婚姻,二者沒有必然的聯系,“如果非要那樣要求,那么我們這些從農村來北上廣拼搏的人豈不是都不能結婚了。在戀愛和婚姻中,女孩找的是愛自己的人,不是房子!”
背后的玄機
新浪的相關調查顯示,反對“結婚不買房就是耍流氓”和贊同“婚房應由男女雙方來買”的人都超過了半數。
趙曉認為,在中國的傳統觀念里,婚房是需要男方來買的,買房一般被視為男方的責任。婚姻是需要很大投入的產品,包括喪失某些個人的自由、時間投入、資金投入。在婚姻經濟中,女性更中意于買房,以獲得安全保障。
“但是,女孩嫁給有錢人的風險更大”,趙曉分析,假設其他條件相同,按高風險高收益的投資原理,你嫁的人越有錢越意味著投資的收益越高,必然要相應承擔更高的風險。最穩妥的方法是共同奮斗。
班晴晴的打算是先結婚,暫時租房子,等到確實有經濟條件,允許買房的時候再買。而且,在北京這樣的一線城市買房,一定是兩個人共同負擔。在小班看來,買房不是男方或女方某一方的事情,兩個人共同買房恰恰也是對彼此愛情和婚姻的一個考驗。
一部分人認為,這句話可能是房地產商的炒作,是房地產商為了商業利益的“流氓說法”。
趙曉說,“結婚不買房就是耍流氓”,話說得有點過頭了,首先在表達上容易產生誤會,結婚不買房就是耍流氓的說法是針對男方的,但事實上這種說法是絕對不合理的,耍流氓是一個貶義詞,結婚不買房,跟耍流氓沒有關系。
其次,對于一些買不起房的人來說,這個說法可能對他們造成傷害,甚至是一種侮辱,因為他們本來就很窮了,經濟條件有限,現在這種“結婚不買房就是耍流氓”的說法無疑會對他們造成心理傷害。
來源:中國青年報 編輯:于姝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