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成受訪者呼喚元宵“禁鞭” 網友稱心臟受不了
鞭炮震耳欲聾 硝煙彌漫夜空
有人長嘆沒法睡 有人抱怨心臟受不了
元宵夜七成受訪者呼喚“禁鞭”
昨夜是今年春節最后的鞭炮煙花燃放時段,晚飯起,三鎮燃放此起彼伏。晚8時左右,達到第一個燃放高峰,滿城震耳欲聾的鞭炮聲,原本經雨洗后的潔凈空氣,也迅速充滿濃濃的硝煙味。本報記者隨機調查發現,給一部分人帶來歡樂的鞭炮煙花,也招致不少人激烈反對:110名調查對象中,有七成人贊成“禁鞭”。
10名萬松小區受訪居民
5位喊“禁鞭”者皆女性
記者在漢口萬松園小區隨機現場采訪了10位居民,電話采訪2人,3人認為不該禁鞭,8人認為該禁,1人無所謂。
8位覺得該“禁鞭”的市民,有5位是女性。她們普遍反映,現在工作壓力挺大,本來睡眠就不好,春節難得休息一下,炸鞭確實太吵了。晚上逛街回來,到處炸鞭,路面臟,恨不得戴口罩。
昨晚7時許,該小區居民郭女士的兒子、兒媳和孫女吃完晚飯,回自己的小家。她站在樓道目送時,突然鞭炮聲響,一陣濃烈的煙霧嗆得她眼淚鼻涕都出來了。她對放鞭早已深惡痛絕:吵人、污染地面和空氣,還花錢,簡直是有百害而無一利。
找家人朋友微調查
31人中21人挺“禁鞭”
昨晚,記者在家人朋友中間做了一個小調查,一共31人,有21人力挺全面“禁鞭”,另外6人堅持目前的“禁改限”,無所謂的4人。
贊成“禁鞭”的王先生說,燃放煙花鞭炮容易發生火災。香港每年正月初二晚在維多利亞港燃放煙花,現場直播,氣氛熱烈,熱鬧非凡,但是市區里、街道上不允許亂放。
黃女士在市郵政系統工作,今年50多歲,對放鞭相當反感,無節制的放鞭嚴重影響了她的休息,她的老公也支持“禁鞭”。
剛加班回來的小王告訴記者,她回家時突然聽到前方一聲巨響,爆竹在她前方幾米處炸開,把她嚇了一大跳,有心臟病的人肯定要犯病。
漢陽杜家巷12號年近60歲的馮女士說,政府出臺的文明放鞭規定很好,但很多人并未執行,特別是除夕晚上,凌晨一兩點還有人放,吵得人根本睡不著。應加強監管,違規燃放的,堅決懲罰。
武漢東湖學院老師黎曉蓮對是否“禁鞭”有點犯難,放鞭造成空氣、噪音污染,晚上吵得人睡不著,如果全面禁止,又會感覺沒有年味。
吳小姐在烽火科技工作,支持放鞭。她老家在河南鄭州,春節期間放鞭帶來的快樂是她童年里最難忘的回憶。“我2001年來武漢讀大學時,發現武漢禁鞭,當時就想,這樣過年該多沒意思。”
69條微博調查結果顯示
七成網友贊成“禁鞭”
記者在微博上搜索“元宵節禁鞭”的關鍵詞,得到69條微博,統計后發現有48人、七成多網友贊成“禁鞭”,理由五花八門。
網友“王輝7299”:鞭炮又響了污染(包括空氣、垃圾和噪音)、浪費(包括貨幣和資源)、危險(包括傷人和火災),有多害而無幾利!烏魯木齊此前禁過,挺好!后來又以民俗的名義開禁。一個人的自由要以不影響他人的自由為前提,這是文明社會的基礎,呼吁禁鞭炮!
網友“蔡菁0706”:去年元宵節,晚上狂風暴雨般的放鞭,把姨奶奶心臟病嚇發了,老人就這樣走了!爸爸初六去看姨奶奶時還好好的……強烈要求禁鞭!
網友“超級mona”:元宵節應景吃了湯圓,甜甜蜜蜜的。就是回家路上像過地雷陣,小心臟受不住哇!
網友“小豬葡萄”:孩子一直在哭,強烈要求“禁鞭”,有娃的娘傷不起!
漢網網友liujingzhou:武漢應該重新“禁鞭”,放鞭鬧心,污染空氣,弊大于利。
學者建議
由“限鞭”向“禁鞭”過渡
武漢社科院研究員劉崇順認為,權衡利弊,武漢應該逐步由“限鞭”向“禁鞭”過渡。春節等民俗的淡化,并不僅僅是放鞭不放鞭的問題,而應該加強春節文化生活建設,讓居民有更多方式去感受傳統文化魅力。過年的方式也應該與時俱進,可以用新的民俗、年俗,讓市民感受到年味。
來源:武漢晚報 編輯:于姝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