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媒體總是關注‘罵’,理性的觀點就會被淹沒”
對于網絡人身攻擊現象,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張頤武曾在微博中表達過自己的擔心:當前網絡言論存在劣幣驅逐良幣現象——專業意見往往“持平”,可能說的都是兩面的理,不可能是痛快淋漓、非此即彼的。這可能不對“極端”的胃口,可能遭罵。嚇得專業的人不愿意講話。倒也不是害怕,而是蹚不起這渾水。于是,在公共的輿論場上,專業的、理性的不敢講、不愿講,罵人的、瞎說的隨便講、放開講。
熊漢忠認為,網絡人身攻擊行為存在諸多危害。一些人在網上以罵人的方式尋求相對的強者地位和虛幻的成就感,這是一種誤區。你在網上罵得越厲害,依靠辱罵形成的成就感越強,和現實生活的對比也就越強,會讓自己越失落,挫折感越強。
“大家在釋放不良情緒時,應對自己進行積極引導。”熊漢忠說,很多人覺得寫日記或博客可以緩解壓力,但有的人越寫心情越糟糕,原因是他選取的素材不對,都是在罵別人或者罵自己,這就適得其反了。“宣泄可以,但一定要有一個積極的結尾,比如告訴自己,一定可以度過艱難的日子,要努力克服困難等等。”
熊漢忠認為,要改變當前網絡人身攻擊普遍的現象,不能只呼吁大家提高個人素質,注意網絡文明,“我們要去解決人心的問題,要去關注網絡行為背后的個體和群體需求。”
調查中,86.0%的受訪者表示,當遭到網上人身攻擊時,希望網站管理員通過禁止發帖、刪除賬號等方式懲罰攻擊者。